代表委员再议医改:医疗耗材暴利拉高诊疗费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54

代表委员再议医改:医疗耗材暴利拉高诊疗费

  谢茹,1968年生,浙江奉化人,无党派。2001年7月至2007年,任景德镇副市长。2008年当选江西省副省长,时年未满40岁,协助省长分管卫生等工作。面对“中国较年轻的女副省长”的称呼,谢茹坦承怕听到这样的称呼,压力很大。

  “看病贵”“药价高”等备受百姓关注,其实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改革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在无党派联组讨论上建议对公立医院器械以省为单位集中招标采购,“倒逼”约束医院滥检查、多开药等问题,让耗材回归合理价格,减轻患者负担。昨日,贵州代表团来自公立医院方面的全国人大代表就破除医药补医、社会资本办医等展开探讨,抱怨公立医院改革大致框架有了但无具体配套细则,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深水区,害怕沉下去。

  对策1:医疗耗材集中招标采购

  “建议对公立医院器械以省为单位集中招标采购,倒逼约束医院‘多检查滥开药’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在无党派联组讨论上建议说,采用“倒逼”方式不仅杜绝医院滥检查、多开药,而且让耗材回归合理价格,减轻患者和国家的负担。

  医疗器械采购方面,谢茹则建议实行医疗器械及耗材以省为单位集中招标采购。例如,一般白内障做一例3000多元,为什么江西1300元能做呢?原来白内障手术使用的进口人工晶体报价89元一枚,而医院自行采购要600元—800元一枚,耗材暴利拉高治疗费用。因此,采用“倒逼”方式可以杜绝医院滥检查、多开药。

  对策2:扩大免费救治病种范围

  谢茹建议,进一步提高对大病救治的报销比例。国家层面每年可以选取一些临床路径很明确,诊疗效果明显,群众意愿迫切,而整合政府和社会资金就能够救治的病种,列入免费救治范围。比如白内障,之前江西白内障治疗的病例两三万人,免费治疗政策出台后,第一年就有12万人。这说明即使在目前全覆盖基本保障情况下,相当部分群众因为拿不出钱而放弃治疗。还有尿毒症,透析就能生存,没有规范透析,可能就是等死。现在各地实验来看,可以选择对困难家庭进行免费。

  对策3:改革配套细则要尽快出台

  过去三年,尽管医改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滞后。即将公布未来四年医改规划中,公立医院改革仍是重点。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于扬昨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公立医院改革仍缺乏顶层设计,现在公立医院改革框架有了,包括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但具体怎么分开?没有细则,没有成熟路径,医院不知道该怎么做,“现在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进入深水区,如果在此时没有航空母舰,进入深水区的医务人员就会慢慢沉下去,哪怕来条小船也好”。

  他建议,框架形成后,改革配套的细则如进入机制、退出机制、以药补医的细则要尽快出台。

  对策4:引入民营资本办公立医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写道: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对此,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表示,目前优质医疗资源过分地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如何释放优质医疗资源,靠大医院扩张不可行,效率很低,会引起很多问题,可以多层次、多渠道办医,把优质资源吸引出去。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诚谊认为,社会资本办医并不会对公立医院造成冲击。公立医院需要有活力、有动力、需要竞争,民间资本介入带来的竞争是良性的,除国内资本外,还要有国外资本进入。建议对社会办医需要有专门管理部门,“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后需政府提供服务,要给政策、开绿灯,同时要对民营医院规范监管”。

  ●疑问待解

  机制不健全人员安置难

  在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说,“十二五”期间须全面取消以药补医。有观点认为将门诊药房从医院剥离,可以彻底实现医药分开。

  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束晓梅说,这么多年都在讲取消以药补医,但大医院总做不到。目前,政府提供给医院资金相当少,只有10%,90%以上是靠医院经营。补偿机制是否健全,能否补偿,没有这部分资金,医院怎么办?以药补医这部分应由政府补偿。医院药剂科系统很庞大,工作人员众多,若将药房分离,人员如何安置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