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日本大地震灾区市长:灾后重建正稳步进行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68

  【财新网】(研究员 舛友雄大)发生“3?11”复合式灾难后不久,财新记者走访了重灾区之一的岩手县宫古市。当时,当地所有的电力煤气供应均停止,外面道路上一片瓦砾,近万名受灾者寄身在学校等避难所。当时,在本身也部分损坏的市政府建筑物里,宫古市市长山本正德接受了财新记者的采访。

  他当时说,伴随痛苦,若放弃了笑容,工作是无法完成的,他强调;“自己依然面带微笑坚持工作。”

  截至目前,宫古市共死亡526人,107人下落不明,4675户房屋全部或部分毁坏。

  在“3?11”周年之际,山本正德于3月7日再次接受财新的电话采访,提到宫古的复兴的程度、重建计划以及未来的防灾方向等问题。

  财新记者:基础设施的修复程度如何?

  山本正德:几乎所有的干线道路已经恢复了原状。对于港湾,在某种程度恢复了原状,但被损坏的堤防尚未重建。我们从本月开始重新建设堤防。我认为,比较快速的修复归因于国土交通省比较快速做出灾害对策此事。

  另外,大海啸给宫古四所小学校带来影响,而针对尚未恢复原状的小学,学生则转到隔壁的学校。受到海啸影响的一所中学,目前1楼在修缮,2楼与3楼已开始讲课。

  财新记者:处理瓦砾的现状如何?

  山本正德:我们已经完成将瓦砾搬入到一次性瓦砾处理所的工作。当前,我们在临时瓦砾堆积场展开包括木质、金属、土质、混凝土等在内的分类工作。处理瓦砾此事,当地政府单方能做的事情并不多,故而,我们正在向全国范围要求处理瓦砾。虽然东京都已经接受处理工作,但其他都道府县尚未接受。现在,在宫古基本上看不到瓦砾,已经收拾整齐,但瓦砾堆积场里的处理工作只能缓慢进行。

  财新记者:发生地震不久后,许多人住在避难所。这些人目前情况如何?

  山本正德:受灾后在避难所的人们在去年10月之前都搬迁到临时住宅。目前,所有人都已离开避难所。目前,有5500名住在临时住宅,这就是2300户。临时住宅并不是永久的,不少人现在担忧以后能否住在安全的地方。宫古市政府将于在本月底之前出台包括住宅与产业计划在内的复兴基本计划。我相信,有这样的计划,人们能更加预料未来的事情。

  财新记者:复兴基本计划包括那些内容?

  山本正德:宫古市有33个受灾地区,其中100户以上受灾的地方共有10个。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以后有三个选择:一是搬家到高地,二是住在重新建设高达10米至14米的防潮坝附近,三是居住在原地,但通过提高加固道路的方式,防止海啸的严重灾害。我们将根据各个地区的愿望,来具体决定采用哪个方式。

  财新记者:宫古市计划如何重振渔业等主要产业?

  山本正德:一个城市既是居住同时也是工作的地方。因此,我们将居住及产业视为较大的课题。宫古原来是一个商埠,我们必须要重建相关设备。由于(要重建的设备)数量太大,还处于制定计划阶段,但从下月开始,从可以开始做的地方将持续建设。我们将恢复捕鱼以及把它售给加工业者这一系统,并且重新开始裙带菜、海带等养殖,以实现渔业的复兴。随后,商业也将受到渔业引发的连锁反应,有望恢复活力。

  财新记者:宫古市曾以世界较高的堤防而成名。受此次大海啸灾害,宫古市有什么反思?

  山本正德:上一次海啸袭击时,我们以为,只有大堤防能够保护整体城市。可是,这次海啸超越防潮坝而来。虽然我们必须要比以前建高一点的防潮坝,但单靠防潮坝保护不了一个城市。为此,我们以后不仅依靠于防潮坝,同时重视避难体制,而且提高加固道路以形成双重防潮坝等方法,来建立多重防灾系统。在我们将以减灾为口号,重建一个安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