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哲:汪洋乌坎问答的启示
来源:作者:史哲
作者: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68
2012年3月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开放团组会议上,预留给媒体的40分钟,仅乌坎事件一个话题就占用了四分之一时间。
面对来自路透社、朝日电视、凤凰卫视、BBC等境外、海外媒体的反复提问,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坦言,“早有思想准备,大家肯定会问这个事件。”
媒体问是职分,政府答亦是职分。
汪洋回答说,“乌坎民主选举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进行的,没有任何创新,只不过把组织法和选举办法的落实过程做得非常扎实,让这个村在过去选举中走过场的现象得到纠正……”
这番回答简单直白,不悲不喜。相比于汪洋的回答,凤凰卫视记者在回应汪洋的逆向采访“为什么对乌坎事件这么有兴趣”时,把“乌坎事件”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放在一起,稍显牵强;至于日本记者所说“在民主选举上开了先河”云云,大概是进了先入为主的误区。毕竟,中国基层民主选举的成功案例,当下的乌坎远不是第一例。
几个关键词:“落实”、“扎实”、“走过场……得到纠正”,对于理解乌坎引发的举世关注至关重要。“走过场”承认了中国基层民主在落实组织法和选举法上确有问题,乌坎绝非个案,这恐怕也是境外总是质疑中国民主质素的原因。但值得欣慰的是,它同时也有一个光明的结果:一旦“落实”、做“扎实”了,连曾经的怀疑者都不吝于送上一顶“民主先河”的高帽。
这可能就是这番关于乌坎的问答,能够带给人们较直观的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