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多吉:班禅大上师不给没有信仰的人讲经
来源:
作者: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92
核心提示:次仁多吉:但是他也不给没有这种信仰的人讲经的,讲经需要有信仰的听众,有信仰的人讲经,这样更好,不是大师主动要讲,通常讲经之前信众需要向上师提出请求。
凤凰卫视2012年3月8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在其他寺院礼佛完毕,十一世班禅的车队徐徐驶进市区,历世班禅大师回到驻锡地,都有盛大的迎接仪式,人们拿着鲜花、哈达,欣喜地迎接年轻的班禅。
扎什伦布寺的大门、僧舍、经堂窗户全部换上了崭新的“香布”,从寺门前,一直到历世班禅的驻锡主殿拉让殿,沿途都用黄白两种细土画了八宝吉祥图案。寺里的喇嘛们也摆出香案和鲜花,在各个路口和僧舍门前迎候,寺院沉浸在喜悦之中。
随着十一世班禅大师礼佛归来,扎什伦布寺也迎来一年中较繁忙的季节,盛大的曬佛节即将开始,除了摸顶赐福,十一世班禅还将首次为信众讲经说法,这令信众欣喜无比。
这位应前世宿愿,为传承法统、化育群生、了却生死,转世而来的众生怙主,已经为佛法与众生修行了十六年。
确吉杰布(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是1447年由第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创建,就是像前面我说的一样,前世班禅大师,呕心沥血为寺庙的软硬件设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作出了很多贡献。
解说:扎什伦布寺背靠的山丘,仿若一头在卧的大象,整个寺庙就建在大象的腹部,15世纪中叶,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为纪念上师创建了这座寺院,并首任法台,这幅唐卡上他的身厚便是那时的扎什伦布寺,当时寺院僧侣有1600多人,七座佛殿,三大显宗扎仓。
次仁多吉(扎什伦布寺文物组组长):然后,过了一百多年,怙主第四世班禅大师来到这里做法台,班禅曲结坚赞的时候,下面修了三座寺庙。
解说:当时这片土地上藏传佛教已经教派林立,格鲁派正受到其他旧教派的残酷迫害。四世班禅罗桑曲结精通藏医,他治好了病入膏肓的藏巴汗,只提出一个条件,要求允许寻找四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藏巴汗只好答应。
这是由四世班禅主持寻访到的五世达赖,他们筹划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的帮助下,打败了藏巴汗和噶玛噶举派的势力,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
这是扎什伦布寺正在修缮中的四世班禅灵塔,“文革”中,这座灵塔大殿被用作粮仓,殿外回廊墙壁上,又写有“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因而成为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大殿。
这座1666年建成的灵塔,高十一米,耗时四年零一百三十天,花费黄金2700多两,白银3.3万两,铜7。.8万斤,绸缎9000余尺,还有珊瑚、珍珠、玛瑙、松耳石等,共7000多颗,寄托着僧众对四世班禅深深的怀念,也显示了他对扎什伦布寺的贡献。他圆寂时,寺院已有殿堂屋宇3000多间。
次仁多吉:班禅大师非常重视并且特意过来视察,并教导我们修缮工作一定要做好,要怎么做好工作呢?他的讲话非常简短,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善工作思路,我不那样做是不对的。一方面要符合古代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要把好质量关,让寺院建筑得以长存,与佛法同驻,要做到不辜负群众的希望,要满足他们的愿望,也要做到不浪费国家的资金,班禅大师也是这么教导的。
解说:这幅七世班禅时期绘制的唐卡,展现了当时扎什伦布寺的胜景。七世班禅修建的德庆格桑颇章,成为历世班禅大师的夏宫,经历了五世、六世班禅的扩建,扎什伦布寺已经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次仁多吉:第十世班禅的时候修建了千尊度母像,现在这些度母像供奉在叶仁佛殿,还有在德庆格桑颇章。第十一世班禅大师修建了一尊约四公尺高的宗喀巴大师像,两边还修建了稍微小一些的一千尊铜铸鎏金宗喀巴大师像,这些都是他修建的。
解说:这是扎什伦布寺文物组办公室,次仁多吉是这里资历较高的喇嘛之一,扎寺较近的一次大规模修复,就是在他的主持下进行的。
次仁多吉喇嘛向我们展示了寺院珍藏的唐卡,是九世班禅时期绘制的寺院全图,一座座雄伟的佛殿,穿透岁月的磨砺,绽放出神圣光华,和前世相比,此时寺院较为显著的变化,是新建了一座强巴佛殿,这也成为镇寺之宝。
这座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寺院,在历世班禅大师的扩建、修缮中,有了今天的规模,经历百年来的时局变迁,这些斑驳的壁画被蒙上岁月的痕迹,但画中高僧眉宇间的慈悲、庄严却有增无减、沁人心脾,让人忘却世间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