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胀走势取决于财政执行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28
【财新网】(特约作者 董先安)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的2月CPI低于预期,1月曾显著高于预期。1-2月统计局口径食品价格波动显著大于商务部和农业部口径。商务部食品价格周环比自1月30日至3月4日连续5周回落,周环比处于-0.1%和-0.9%区间,近期跌幅逐周收缩。其中肉、蛋价格大幅回落,而蔬菜和水产品价格反弹。
龙年各月CPI翘尾因素,除3月、11月略有反弹外,整体前高后低。2月仅翘尾因素回落1.3个百分点。综合考虑内外需以及货币信贷的状况,维持今年通胀率3%左右的判断,同比低点或在2-3季度,下半年同比反弹,若今年财政预算执行得力,内外需出现好于预期的情况,环比反弹则提前一些。
PPI符合预期,1月底以来商务部生产资料周价格升多降少,矿产品、有色金属和钢铁价格显著反弹。由于基数原因,接下来半年PPI同比接近零增长,间或为负。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已处于衰退,中国、美国1季度均放缓。从2月PMI细项数据来看,近期产成品库存再度反弹。不过,高油价在一定程度减缓PPI回落步伐。
从通胀形势来看,上半年政府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可在不受通胀困扰下专心改良财政制度,朝一个现代财权制衡框架而努力,以摆脱投资腐败和财政洗钱的低效率。去年10月18日在《四季度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全面松动》中我们警告:我国货币政策往往加大经济波动;中国中长期的风险聚焦在现有财权格局下,滥用财权带来的有组织犯罪、坏账和低效率。
中国内需正在以8%-9%的年增速运行,相比过去三年下了一个台阶。目前存在两条路径,逐渐下台阶或急速下滑。若货币政策保持平稳,重点启动现代财政制度等公平竞争取向的改革,上述方面可为之处很多,比如:1)将年初预算财政收入增速由8%上调到10%,采取措施将实际增速由30%降到10%,释放财政公信力;2)加大各级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3)提高各级财政透明度,利于全社会监督;4)简化税制,降低税率等等。若财政改革取得进展,中国经济有机会保持较高速度、更高质量的增长。
年初以来货币信贷暂未再现过度放松的情况,也没有重犯大上基建项目的错误,这有利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适度增长阶段。两会期间公布,2012年预算全国财政收支各增长9.5%和14.1%,对比2011年预算各增长8%和18.5%,而年底实际增长24.8%和21.2%,今年通胀走势取决于财政执行情况,要做到全面减税,而非所谓“结构性减税”。
从财政部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预算草案报告来看,考虑2011年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92亿元和地方财政结转下年支出1918.34亿元,2011年真实赤字约为6500亿元。2012年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700亿元,2012年真实赤字超8000亿元,增幅超过23%。■
(作者为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