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F-35研发失败将致连锁反应 影响美国霸权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24

2月29日,日本防卫相田中直纪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上表示,如果无法避免交货延迟或涨价的情况,日本可能取消为航空自卫队引进美国新型隐形战斗机F-35的采购合同,或重新选择其他机型。

同时,英国也表示放弃购买F-35的舰载型,转而用F-35的垂直起降型来装备英国的未来航母。

显然,作为美国下一代的主力战机,同时也是美国未来的主要出口型战机,F-35在研发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研制时间拖期;研制经费超支;飞机本身的技术性能不达标。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F-35的研发计划一直处于争议不断的状态。在这个前提下,如果F-35的研发计划一旦失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F-35研发失败的多种可能

首先我们要界定的是,怎样才算研发失败?

从失败这个角度讲,本身就包括多种情况。较极端的情况就是整个研发项目失败了,飞机研发不出来了。目前的状况是F-35已经飞上了天,并有了预生产型,可以进行小批量生产,所以出现研发彻底失败这种极端情况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F-35的研发就一定会成功。

实际上,还有另外几种研发失败的情况。比如研发周期继续大幅拖期;销售价格继续大幅飙升,致使其他国家都买不起;飞机研发出来并进行销售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大技术缺陷等等。

如果遇到上述情况,算不算是研发失败?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呢?

F-35出现重大技术缺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首先,我们要看看研发失败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很多人认为,作为美国力保的五代机研发计划,F-35的研发计划不可能失败。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回顾一下美国先进战机的研发历史,就会发现这种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空军当年研制的第二代主力战机——F-104,这个飞机也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的,当时的总设计师也是设计U-2的著名飞机设计师。但到飞机装备美国空军同时又大量出口之后,却发现飞机的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当时一度被称为“寡妇制造者”。由于F-104出现重大的技术缺陷,迫使美国空军在装备F-104不久后,就把这种飞机淘汰了。幸好当时美国空军和海军同时在研发两种不同型号的主战飞机,虽然空军的F-104失败了,但是海军型的F-4研制的却相当成功。较后,空军不得不放下身段,把美国海军的F-4型战斗机作为空军的主力战机,这才让美国空军逃过一劫。

实际上,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了美国第五代战机的高端型号F-22身上。自从F-22装备部队,也是毛病不断,甚至可以说存在重大的技术缺陷,较终停产。

既然存在这样的历史,我们就不能排除F-35研发失败的可能性,特别是存在重大技术缺陷的这个可能性,绝对不能排除。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谁也不能保证F-35的研发计划一定成功。也就是说,在F-35研发过程当中,尽管在时间和经费上面临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如果成品出现重大技术缺陷,影响就会相当之大。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意味着F-35的研发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