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融城力避危机冲击寻求增长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曹文萱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26
伦敦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欧债危机给伦敦金融城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英国金融业又是如何采取措施,应对这次危机的?
“这一站是银行。”
伦敦地铁四通八达,而“银行”站可以说是伦敦各个地铁站中人流量较大的一站。因为在这个地铁站周围,分布着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皇家苏格兰银行、中国银行等各大银行,以及伦敦证券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傅思途的办公室就与这些金融机构隔窗相望。他认为,作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交易中心,虽然伦敦已经从之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走了出来,但是现在仍受到着欧债危机的影响。
“各种法律咨询,以及所有其他的资源,都集中在这一区域,这就是伦敦成功的原因。在很小的区域里,你就可以得到比其他地方更好的建议,这一点吸引了人们齐聚于此,使它变成了一个力量非常大的实体。很明显,金融危机并没有使这一切停下来,经营仍然很好。人们还是来这儿,还在这里购买不动产。我想,我们已经从危机中走了出来。目前来说,市场是困难的,欧债危机还在每个人头顶盘旋,欧洲的问题使人们更加谨慎,我想,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对于金融城来说,现在是困难时期。”
对于欧债危机给伦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带来的冲击,傅思途认为,现在的交易没有以前活跃,是因为受到了欧洲某些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
“坦白地讲,这和较近发生的(金融)危机没太多关系,而目前欧洲的危机(让人们)更关注伦敦所发生的一切,因为我们所有贸易中有45%是和欧洲进行的,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经济上的不确定性阻碍着人们进行投资,所以,现在人们守着大量的现金,这确实对投资银行的业务有所影响,因此这个领域的裁员也很多。”
傅思途说,目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中心发展很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心转移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世界经济扩展的同时,其他金融中心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在西方已经成型的领域里,香港、上海、新加坡、孟买或其他任何地方,可能会增长得更快。而且,在未来10年里,他们的竞争力会更强。但是,正如我们过去所见过的,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竞争力增强的同时,并不一定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生意。”
傅思途据此认为,伦敦依然是世界上较好的金融中心。
“当然啦,绝对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因为其他的金融中心还没有充分发展到足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程度,这是一个时机问题。这就是好比你在遇事时(不是自己独自面对,而是)需要别人保护,这也同时说明了你还没有成熟到不受所发生事情影响的程度。所以,要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必须要先达到一定的成熟度。现在也不是说人们都纷纷离开伦敦,事实上,将会有许多人想要来伦敦(工作)。但我们不能忘记,伦敦仍旧是一座欧洲城市,我们85%的法规都是由布鲁塞尔(欧盟)制定的,这会给人带来不安或紧张的情绪,但总体而言,伦敦金融城运行良好。所有西方国家的金融服务因(欧债危机的)原因都受到了影响,我想,我们并没有比其他地方遭受更严重的打击,因此,伦敦仍旧是世界上较好的金融之城。”
目前,伦敦正在积极争取成为新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傅思途表示,他们正在与中国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紧密的合作,希望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能够成为金融城总体战略的一部分。
“在短期和中期计划里,伦敦将努力去发展这一市场。我正在与一些银行以及政府部门一起工作,开始把伦敦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目前,我们非常关注有关时差、清算、结算等问题,也许我们会利用与香港的关系。我们希望,在某一天,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能够大规模地、有效地开展人民币的离岸交易。这一点从来没有被看作是权宜之计,肯定对我们有帮助,否则我们也不会做了。这将是(金融城)的另一项业务,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中的另外一部分。”
对于伦敦争取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努力,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柯成兴认为,这对伦敦和中国来说,都是件好事。
“我认为,人民币离岸交易对于伦敦来说非常有益,我也希望,它能同时有益于中国。伦敦以及英国由于金融服务(在其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因而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举例来说,去年英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6%,但其金融衍生品总量却占了世界的45%,经济集中度非常高,这可能也是件好事。但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伦敦在金融化的道路上需要更加谨慎小心。也就是说,伦敦和英国的相对优势在于在这方面非常专业,而中国以及许多新兴国家就比较欠缺(经验)。”(记者 张哲、涂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