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案结事了情不伤” 西安首创司法情感修复室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38
本报记者台建林
为修复当事人因诉讼而产生的情感伤害,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三桥法庭创建司法情感修复室,采用音乐调理和医学疏导的独特方法化解诉讼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纠纷。此举为全国首创,效果良好。目前,三桥法庭已就此向知识产权部门申请专利。
“身陷诉讼,当事人往往被怨恨、无奈所淹没,自身情感受到极大伤害。”三桥法庭庭长王建安说:“所谓司法情感修复室,其实分作音乐调理室及医学调理室,采用音乐调理和医学疏导的独特方法,化解诉讼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纠纷,力避‘案结事不了、事了心不平’。”
音乐调理室里,天花板被装饰上了蓝天白云的色彩,四周墙壁上挂着两层背景幕墙,一层是天蓝色,一层是金黄色。遇到情绪郁闷的当事人,法官会拉开黄色的幕墙,开启欢快的背景音乐,让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法官说法释理;而当遇到情绪激动甚至激烈的当事人,音乐室里会展开天蓝色幕墙,辅以古典轻音乐,让当事人迅速平静下来,然后再就案调解释法。
医学疏导室则是针对离婚、析产、赡养等案件当事人因诉讼而产生的情感伤害,由医学博士为双方排解心理障碍,修复情感。
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在领取调解书后,14岁婚生女给法庭递交了一份书信,信中女儿对父亲充满仇恨误解的激烈情绪。法官夜不能寐。第二天,法官把情绪对立的父女俩请进音乐调理室,在古丝乐声中,双方情绪逐渐平缓。法官一方面提醒父亲失败的婚姻不能免除教育抚育义务,应该更加关心孩子成长,一方面劝导孩子应该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生命,感恩父母的养育。音乐和法官的柔情打动了双方当事人。女儿给父亲道歉,父亲则主动提高了抚育费。结案之余,亲情得以延续。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任高潮说:“在特定环境里,音乐往往比哲学更能感染人、打动人、说服人。辅之医学疏导,加上苦口婆心的明法析理,的确可以延续当事人的邻里、亲戚关系,不因官司而反目成仇。”他介绍说,三桥法庭司法情感修复室自2010年启用至今,已成功调解案件14起,全部实现案结、事了、情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