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行情已现 全面上涨难实现
来源:晶报
作者: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60
晶报记者 易少龄
沪综指已连续三天收盘2300点上后,2月反弹是否能进一步展开,业内人士的分歧随之而来。有买方研究人士称价值投资已具备用武之地,也有基金经理言之凿凿称市场全面上涨仍然很难出现。不过,目前市场乐观的声音略为占多数。
乐观派
阶段性投资机会已现
在通胀节节下降、经济初现探底企稳迹象、货币政策由紧转松、流动性逐步改善的背景下,部分基金经理人对下阶段走势表现出乐观的看法。交银施罗德权益部副总经理史伟认为阶段性的投资机遇可期,他表示虽然政策放松的力度与实践争议较大,但全球政策都保增长的环境下,2012年初全球股市都出现了上涨,尤其是通胀压力回落,政策放松的新兴经济体股市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只要中央政策进一步微调刺激增长,那么国内股市将可能出现阶段性投资机会,目前也许正站在这个时间窗口前。
政策面上,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经理杨安乐认为,随着货币紧缩措施的延续以及房地产调控的进行,预计越来越多城市的房价开始步入下跌通道。而社会保障房的全面开工,也意味着多层次房地产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从而促使房地产调控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随着通胀压力明显减小,更进一步的宏观调控措施可能也不再出台。
新华优选成长基金经理王卫东则指出,2012 年上半年将迎来“小阳春”行情。在投资策略方面,首选超跌已久的周期股;而在具体行业配置方面,以憧憬经济复苏为主线,可关注汽车、地产、水泥、保险等早周期行业。
谨慎派
需提升投资者信心
部分基金经理人虽然对A股市场当前运行环境偏暖认同,但在龙年伊始市场环境不甚明朗的背景下,对后市仍表现出谨慎态度。
博时特定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李权胜表示,全球热议美国QE3推出的可能性和时间点,使得未来股票市场的反弹更多会是情绪性的,而不是基于基本面。中国股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分红制度、退市制度开始建立,上市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逐步吸引产业资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积极入市,而且地方养老金入市程序也在启动。对此李权胜认为,股市生态正在好转,但仍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公司上市融资IPO仍然频繁,二是市场参与资金比较有限。一个行业的上涨,是以其它行业的下跌为代价,可见当前股市资金缺乏,市场的全面上涨仍然很难出现。
鹏华基金程世杰认为,目前A股市场制度建设需加快、供需严重失衡的状态必须改变。由于缺乏赚钱效应,二级市场投资者群体没有相应增加,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对于A股市场来说,要加大对投资者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尊重中小股东权益,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快改革、打击内幕交易行为、强化分红意识、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措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部分机构指出2012年股市的基本面将好于去年,信达澳银分析认为,但考虑到政策变化的力度可能低于预期,流动性改善力度有限,预计市场上行空间不会太大,反复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