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四大阻碍 别让做实业者吃亏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122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今年两会期间,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焦点话题。从目前代表委员们的讨论来看,目前阻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利益诱惑之下,大量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将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资本投向非实体经济领域。有一句话很形象,“做过金融的不愿做实业,做过房地产的不愿做金融。”
二是现行利率制度下银行坐享巨额利差,过多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润达到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远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的增速(25.4%)。这种挤占突出表现在企业融资成本快速上升。
三是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涨较快,实体企业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近几年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较快,加上融资难使得中小企业处于艰难的生存困境。
四是垄断行业投资无门,竞争性行业过度竞争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而这又进一步扭曲了原有的实业报国的社会发展观。譬如,根据社科院的研究,在温州1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用于投机和高利贷的资金占比高达60%。
溯本清源,方知对策。总结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和意见,大致可以梳理出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的三大路径:改革金融体制,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通过产业政策,降低民营资本的投资门槛,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实体经济;通过实施减税政策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除此之外,还应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进而营造让勤劳做实业能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如此,方能吸引资金重新流入实体经济,并吸引优秀人才的回归,进而提升我国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