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目标8年首降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日期:2012-03-08
点击次数:128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GDP目标7.5%,CPI目标4%,M2(广义货币)目标14%,财政赤字目标8000亿元。
这组数据出自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十二五”规划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这几个较为简洁的数据目标,正化繁入简、勾勒并厘定出中国未来经济施政的方向脉络。
“前两个数据说明上层在增加对经济下滑容忍度的同时,也适度增加了对通胀的容忍,这意味着宏观政策的态度依然谨慎,希望以质量换速度,留出空间调结构;后两个数据中性偏宽松有限,表现出了政策在通胀和增长之间的观察期特征,未来将更倚重相机灵活的导向微调来实现通胀与增长之间的平衡。”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番数据是对“稳增长”定调的再次确认。
以质量换速度
这是8年来国内GDP增长目标首次低于8%。
“净出口贡献率的下降是导致政策调低GDP增速的重要原因。政策感知下的出口压力显然高于市场预期。”浙商证券分析师詹诗华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有关。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GDP增长目标7.5%的提出是中央综合国内外的各种形势后,作出的理性判断。“国外经济复苏变数较多,外需减少,而大家也意识到不能一直依靠片面扩大投资保增长。同时,由于收入增长不是很快,消费需求也不可能有太大扩大。因此,再片面求增长是不理性的。”同时,众多分析人士与代表、委员也认为,调低增长目标也是中央政府在寻求有质量的增长,传递调整经济增长结构的信号。
在普遍观点看来,中国过去持续数年的高增长,正逐渐凸显收入分配、公正、环境污染等不均衡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目标,把更多精力投向改善经济结构与民生,恰当其时。”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此次降低GDP增长目标与“十二五”规划公布的7%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
温总理也强调,略微调低增长目标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不过,经济增长目标的调降并不意味着今年经济增速的大幅回落。新目标更多的是带有导向意义,从现在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较长一个时期是在8%~9%的潜在水平,跌到8%以下的可能性比较小。”连平说。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对通胀的容忍也正在增加。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与2011年相比,这一目标持平,但相对历史属于较高水平。“政策所感知的通胀压力可能略高于市场预期,政策对通胀保持相对审慎。”詹诗华再次评论。
尽管过去连续6个季度的一揽子紧缩政策打开了CPI近期快速下降的通道,但在经济先行于通胀衰退的现状下,2012年“稳增长”的首要目标下,要维持“CPI逐步回落”这一阶段性调控成果并非易事。
在市场看来,无论是目前的调控政策转向,还是外围市场的货币宽松,随着经济的回暖都将成为未来物价上涨的联合推手,再加上“刘易斯”拐点以及过去10年的超发货币所造成的成本补涨周期,实际上,下半年通胀重新抬头的风险已经大大增加。
“所以,这一较高的目标,也为政府价格改革和应对输入型通胀留下了回旋空间。”詹诗华分析。
货币、财政重灵活
要想在增长与通胀之间实现经济转型的较大空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制定是关键。
前述农行人士认为,今年整体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不如市场想象的积极。“相对于历史高位,政策的宽松程度还是处于回落状态,今年所谓的‘稳健与积极’会更多地体现在政策结构性调整的灵活性上,会有保有压,优化投资导向。”货币政策方面,回顾近几年M2增长速度,不难看出,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我国M2增长都呈高位运行态势。去年,随着整体经济形势开始变化,M2增长出现回落,全年在13.6%的水平。而今年的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仅略高于去年的实际增速,为14%。
尽管银行从业人士纷纷表态该目标“总量适中”,央行也表示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但从1、2月份的信贷投放来看,信贷的增长明显低于市场此前的预期。
前述农行人士就此表示,当前的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严峻,这就要求今年宏观调控和政策制定要留有余地。“今年的信贷不会出现明显的宽松,关键还是‘重结构、重质量’、有扶有控,将有效的资金资源投入到支持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中去,切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这是M2预期增长14%的另一层涵义。”财政政策方面的支出调整信号更为明显。报告显示,今年的财政赤字预计目标为8000亿元,比去年缩水1000亿元,赤字率下降1.5%。
为了缓解市场对财政支出力度下降的担忧,财政部长谢旭人在两会上解释,虽然财政预算赤字从去年两会时提出的9000亿元降至今年的8000亿元,但财政部已经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入了2700亿元,因此,财政支出的强度还是比较大的。
温总理在报告中也指出,今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调结构的信号已经十分明显。
而在市场人士看来,较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财政支出对于地方债的扩容。数据显示,尽管今年总体赤字削减1000亿元,但与去年相比,中央赤字缩减了1500亿元,代地方发债却增加了500亿元。
对于地方债的扩容,财政部表示,主要是考虑保障性安居工程需要加大投入。“这符合地方债务阳光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此前地方融资平台隐形负债容易滋生很多危机,并不利于监管。”上述农行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