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佳节就要“过”起来
来源:千龙网
作者: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44
2月6日多家媒体报道,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十五闹元宵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总也要到过了十五才能算真正结束。在元宵节里,赏灯一直是不变的传统节目,拉上家人一起,游走在火树银花下,猜灯谜、吃元宵,那股温馨如同厚厚的外衣,为寒冷冬日里的我们裹上了一层温暖。
“热闹”应该是过节的必然姿态。在热闹中,人们呼朋引伴,融入狂欢气氛和广阔天地,被钢筋水泥束缚的身心得到尽情放松。在热闹中,大家欣赏、品味节日盛情,甚至激情参与,那种创造生活、享受节日的浓郁情绪得到尽情释放,心灵得到节日沐浴。
传统佳节,从来就是在热闹中走进民众、推陈出新的。比如民间有“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看花灯”的歌曲,唱的就是闹元宵。据报道,在唐玄宗开元盛世年间,长安灯市规模浩大,燃灯5万盏,花灯式样繁多,还出现了广达20间、高150尺的巨型灯楼。成千上万的宫女和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这种举城欢庆的盛况,连巴西狂欢节也望尘莫及。可见,在过去传统佳节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人欢马叫、万民参与的狂欢情景。可现在,很多人对于如何欢度元宵节,缺乏足够激情,元宵节多显得平静冷清。与之相比,各地政府注重让节庆文化热闹起来,政府为群众搭建狂欢的大舞台,值得嘉许。
调查显示,57.1%的男性认为 “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可见,对于各种传统节日,不是人们不想热闹,而是传统节日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对于心灵调整缺乏主动性。急功近利就会导致节日文化世俗化、势利化,而节日与生俱来的浪漫古朴因子逐渐萎缩。就说闹元宵吧,有的地方会举行大型灯会,可更多城市则被烟花爆竹笼罩,没有灯笼,更没有大型灯会。没有地方去闹,或者是没有能力和心情去闹,才导致传统节日逐渐式微。
传统佳节就是要在热闹中“过”起来。我们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文化建设,改变过节就是打牌喝酒、请客送礼的庸俗气息,让热闹、健康成为过节重要内容。其次,应多为群众准备一些公共免费空间,搭建欢腾的舞台,酿造欢闹的心情,让更多的传统节日在欢闹中生生不息。 (雷泓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