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翔:“给领导参观用的民生工程”羞辱了谁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盛翔 作者: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32

“给领导参观用的民生工程”,其实并不鲜见。它们的存在价值,不是为了给当地民众带去实惠,而只是为了让上级领导们参观,并在获得好评之后写入官员政绩本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一项“天字号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61.3亿元建设2.4万栋温室大棚。当地政府将其定性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民生工程”。然而,当地部分群众并不认可政府的“良苦用心”,他们甚至认为这一“天字号项目”是“败家工程”。(2月6日《中国青年报》)

一项“惠民”工程,在官在民却有完全不同的解读。这首先说明,所谓的“民生工程”不得民心。事实上,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民生工程”可以由地方政府自封,而只能由一方民众依据切身体验作出客观评价。林甸是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财政收入还不到3亿元,这样一个“连干部职工工资都保证不了”的贫困县,却要“大干快上”地搞60亿大项目,很难说不是揠苗助长。

更何况,搞什么样的“民生工程”,都不能不讲地域实际,不能不讲科学发展。高寒地区建蔬菜大棚,单取暖成本一项就非常高昂,盐碱地上种蔬菜更是难度巨大,想要赚钱很困难。农户都有这样的基本常识,所以租种大棚者寥寥;当地官员没当过菜农,也许不是很清楚这里面的“穷人经济学”,但是在拍脑袋下决心搞这样的“民生工程”之前,至少应该先去咨询咨询农民的意见,一味盲目地“大干快上”,结果必然败家。为了“大干快上”,当地政府不仅不给被征土地承包户应有补偿,就连土地法规也一并被无视了,违规占用大片耕地。

先期建设的“38栋实验大棚”撂荒损坏,新建的两处砖瓦窑未投产即马上拆毁,用上百万元的别墅当“种子商店”——后续发生的一切,更是直接透露了这一“民生工程”的本质。也许,这个所谓的“民生工程”,除了为捞取政绩之外,从一开始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基地共建成棚室6000栋,可实际投入生产的大棚不足200栋,用基地打工者的话说,这些集中投产的大棚,主要“是给领导参观用的”。“给领导参观用的民生工程”,其实并不鲜见。它们的存在价值,不是为了给当地民众带去实惠,而只是为了让上级领导们参观,并在获得好评之后写入官员政绩本。“天字号项目”直到现在民众上访而被曝光,那些曾参观过的领导,回头发现其中居然存在这么多问题时,会不会有些愧疚呢?某种意义上来说,“给领导参观用的民生工程”,不仅是对“被惠民”地方民众的欺骗,其实更羞辱了那些参观领导们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