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冲:谁为广州测空气?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冲 作者: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20

前天上午,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先生,邀请广州一批环保人士,携带测量仪到他家所住的小区,检测空气质量,进行了“我为广州测空气”的民间活动(昨日《信息时报》)。

从报道看,这是个系列活动,而且有省府参事撑场,有些不一般。以至于我这个呼吸着污浊空气,只能在私下牢骚满腹的小市民,在近日阴霾弥漫的广州上空,看到了一线希望。毕竟有人行动起来了。

其实在此之前,因为去年的PM2.5风波,北京、南京、广州已经有市民,带着轻便的仪器,从自家到单位,甚至其他地点,进行自己检测,不过声势似乎不如这次。

PM是英文单词“小颗粒物质”的缩写,2.5,就是2.5微米的意思,PM2.5值,就是空气里直径等于或小于2 .5微米的颗粒含量。这个PM2.5之所以能闹成风波,原因非常之简单,而且极具中国特色。当时有人公布了自己检测的PM 2.5值,表明北京空气非常糟糕。可是环保部门拿出一堆数据,义正词严地反驳了一通,说是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在进步,空气污染严重时也是“轻度污染”。如此一对垒就成了风波。风波中的市民自然都明白,要用科学的数据说话,而且人人自己都有眼睛鼻子,更有一些支气管炎患者,所以谁的数据更可信,那是再明显不过了。

说实话,如果我们不曾知道PM2.5,那或许也就罢了。但一旦知道这个东西,而且知道空气里PM2.5的含量,和不少人的健康有很大关系。那谁不想准确地知道自己呼吸的空气PM2.5如何呢?

但是,PM2.5成了一个谜!这是事关人民健康的问题,民众本来就应该有知情权。但上述的风波告诉我们,要想知道你身边空气的质量,先要时刻准备自己动手,为祖国测量空气。虽然风波过后,国家环保部在去年底表示,要向社会公布监测到P M2 .5的数据,不过那要到2016年。目前,即便你再想知道,估计有关部门也是“就是不说”;另一方面,说老实话即便是他们说出来,能否相信还真不敢说。毕竟,官方数据有时候和我们的鼻子眼睛所感受到的,相差太远。还不如自己动手。

当然,虽然自己动手为祖国测量空气属无奈之举,但也很有意义。首先,虽然专家说民间检测不够全面权威,但这些零星的检测,毕竟能给我们一个感性的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往往比“权威”“全面”的数据更加可信;其次,如果民间行动能成气候,到时候媒体上都公布自己检测的结果,我们倒有兴趣看看,有关部门还要把P M2 .5数据保密到几时;当然较重要的还是,民间组织动手检测,是现代公民关心自己关心社会事务的意识的体现,不仅是关心而已,而且行动起来。这正是当今中国所缺乏的。想一想,如果有民间组织能给我们测一测地沟油,测一测三聚氰胺,测一测苏丹红之类的,那未尝不是好事啊。

所以我是真的希望“我为广州测空气”的活动,不仅能够持续下去,而且要不断壮大。这样就可能让我们市民看到,是否享受到知情权,很多事情能否改变,是需要民间自己去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