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医药行业 步入大发展时代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
日期:2012-03-08
点击次数:122
一、医疗、医药业市场巨大,呼唤社会各界共同投入
首先,从医药产业来说。我国医药产业产值增势喜人,逐年攀升。2008年,医药工业增幅为25.7%,2009年1至4月的增长比例是19.01%,2010年产值超过1.2万亿元,2011年,医药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达14522亿元,同比增29.37%,增速处于历史较高位,累计利润总额达1494亿元,同比增长23.50%。早在2011年,我国医药行业已有25家企业进入国家520家大型企业行列。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以及医改的深入,我国药品市场年均销售规模现在达到3000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我国药品市场需求将接近美国,达到国际第一或第二。
政策的发力,更推动医药产业继续做大。工信部制定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加快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医药工业由大变强。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医药工业的主要发展目标:
1.医药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
2.确保基本药物供应。基本药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满足临床需求。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主要品种销售前20位企业占80%以上市场份额。
3.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获得新药证书的原创药物达到30个以上,开发30个以上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完成200个以上医药大品种的改造升级,开发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医疗器械品种。
4.质量安全上水平。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GMP要求,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国际认证步伐,200个以上化学原料药品种通过美国FDA检查或获得欧盟COS证书,8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WHO的GMP认证。
5.产业集中度提高。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以上,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个以上,前10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
6.国际竞争力提升。医药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改善出口结构,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品种显著增多,制剂出口比重达到10%以上,200个以上通用名药物制剂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注册和销售。“走出去”迈出实质步伐,50家以上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7.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医疗方面,政策也进行了大力规划,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