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周年反思:大地震风险为何被低估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08 点击次数:146

  【财新网】(记者 徐超)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教授索恩?莱(Thorne Lay)2012年3月8日在《自然》杂志撰文说,科学界目前对地震的认识仅仅依赖于近一百多年的地震记录,而科学家们考虑较需要担心哪些地震区域时,往往也是根据这些记录,“这导致我们有时忽略了那些真正的危险区域”。

  一年前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近海发生9.0级地震。两万八千多人死于地震和海啸,而福岛核泄漏造成的损失更加巨大深远。

  自2004年12月以来,八级以上大地震的发生频率是近一百年有地震记录以来的2.5倍。概率的增加不但意味着更多的灾难,也表明科学家需要对已有地震理论进行修正甚至修改。

  这些大地震都是由大洋板块向周边大陆板块下俯冲所形成的。地质学家们原来以为,一些已经发生过大地震的地区不会在短期内再发生大地震,但这种想法显然低估了一个大地震所能引发的另一个地震的程度。

  对于临近区域内七级以下地震是否相互有联系,科学界已经达成一些共识。但在对八级以上地震触发的认识上,仍然争论颇多。

  2006年11月15日,堪察加半岛和日本之间一个叫作千岛群岛(Kuril Islands)的地方发生了8.4级地震。两个月后,8.1级地震再次来袭。类似的情况并不止出现在这一地区。索恩?莱指出,仍然没有理论能够预测,在一个大地震发生后,同一地区会在多久之后再次发生大地震。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大地震开始前的一段时间,能观测到一些比较明显的小的地震活动,但是这一说法显然也要修改。

  2007年秘鲁发生的八级地震,以及2001年发生的8.4级地震都是由7.7级地震开始的,而并非频发的小地震。2011年在日本宫城发生的9.0级地震,则是由一个4.9级的地震开始。以前被认为较为成功的地震预警模型,正面临挑战。

  正是由于这些与原有认识存在差异甚至相抵的大地震,索恩?莱表示,那些原以为不会发生大地震的地区,有可能正是下一个大地震发生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