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周年反思:地震预警如何奏效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08 点击次数:142

  【财新网】(记者 徐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家金森博雄(Hiroo Kanamori)在2012年3月8日《自然》杂志撰文表示,现有地震数据未能得到充分使用,“学术研究及其在实际的减灾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年前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近海发生9.0级地震,两万八千多人死于地震和海啸。

  2011年日本宫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的20多倍,但前者的遇难人数不及后者的三分之一。依靠现有的技术,科学家能够立刻了解到实时的情况,并能够利用这些数据降低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预警在日本那场地震海啸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地震发生后无线电波与地震波的传递存在时间差,也就有可能在地震波到来之前发布预警信息。

  但是,金森博雄强调,不同国家间数据分享和建立更多监测设施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他认为,需要建立一套拥有短距离内高质量数据的海啸预警系统,一套能够在短时间内确定地震震级和断裂机理的方法。这套方法需要短期的地震波数据。如果是大地震,还需要长期的地震波数据。

  金森博雄指出,负责发布日本地震信息的日本气象厅有高质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并没有被很好地应用;同时,由于只有短期的地震波数据,这导致日本气象厅在宫城地震发生时将震级误报为7.9级,随后这一震级被修正为9.0级。

  相反,尽管美国地质调查局下属的全国地震情报中心(NEIC)有很好的技术方法,但没有掌握足够的当地实时数据。当然,自2004年至2011年,全世界范围内向NEIC提供数据的台站已经由350个增加到1183个。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在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正在被重新认识。金森博雄透露,一些研究小组正在开发利用GPS数据发布快速预警系统的方法。这种预警方法不但能更准确地确定震级,而且有助于建立更好的海啸预警系统。

  2011年宫城地震发生时,在受影响的地区有24列列车正以时速大于200公里的速度运行。紧急制动装置在几秒内启动,所有列车都停下来,没有出现出轨的情况,更没有造成明显损失和人员伤亡。

  金森博雄认为,地震学家有必要和工程师一起致力于开发几套类似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