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周年反思:核电站为谁而建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08 点击次数:138

  【财新网】(记者 徐超)在福岛核泄露事故发生一年后,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人不能返回家园,并且在可预计的有生之年,这些人也不能再回到故地。美国佛蒙特法学院副教授彼得?布拉德福德(Peter Bradford)在2012年3月8日《自然》杂志撰文说,过去三十年中,核电站所面临的较大敌人从来不是它对公众健康的潜在风险,而是“投资者的钱包”。

  一年前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近海发生9.0级地震。两万八千多人死于地震和海啸,而福岛核泄漏造成的损失更加巨大深远。

  彼得?布拉德福德提到,日本原有的54个核电站中,只有两个仍在运行,其他的核电站是否继续运行仍然处在不确定中。根据2011年10月日本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一度被推崇的新的核能建设计划已被舍弃。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导致其他国家重新审视本国的核能政策。德国、比利时和瑞士已经宣布关闭所有原本在使用的核电站,并且不再建设新的核电站。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捷克和波兰,法国则将根据2012年的选举结果再来决定。

  在英国、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则是通过加强核电站的安全来避免类似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发生。那次事故之前,新建核电站的数量大体与退役的核电站数量相当,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核电建设正在经历着短期衰退。

  彼得?布拉德福德认为,福岛核泄漏事故如果能换来全世界范围内,对市场经济、全球变暖理论和核风险更谨慎的评估,核能源仅是出于公众利益需要而不是为了其他,这次事故的教训才算被充分吸取。

  “我并不知道我们需要多少核电站,但是我们只需要我们实际需要的那么多”。他说。

  2012年3月3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首相官邸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日本的灾后重建计划和较新进展。

  当被问到“对这场导致数万民众背井离乡、大量核辐射污染陆地和海洋生态的灾难,谁来承担刑事责任”时,野田表示,依据日本法律,主要责任落在东京电力公司身上,但政府和一些学术机构也有责任。

  野田承认,政府在灾后反应迟缓,未能及时向公众传递信息,过于相信“核能安全的神话”。

  “不能再以‘不可预见’、‘超乎想象’这类的话作为借口”,野田说,“责任和痛苦应当由每一个人承担,教训应当为每一个人所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