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京霞:关注边缘人群“老有所养”诉求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吕京霞 作者: 日期:2012-03-08 点击次数:128

摘要:“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多年来已成为中国普通百姓的较大焦虑之所在,并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论此言不虚。

“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多年来已成为中国普通百姓的较大焦虑之所在,并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论此言不虚。而且,在我看来,对京沪穗深等大都市的农民工子女群体、至今被排除在现行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外的逾千万仍毫无保障的城市居民群体以及望房价生叹的城市住房困难和无房群体等来说,不仅无“幸福感”可言,有的只是更深的焦虑。

以“实现新型农村和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为例,其实,早在去年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已决定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记得,去年此消息刚出,我父亲就特别高兴,原因就在于他就是这项新政惠及的对象之一。

我的父亲很多年前在内地老家办过乡镇企业,后来企业倒闭了,之后辗转多地做些小生意,以至于60多岁了并随迁入深后,却没有任何保障,养老都成了问题。老人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国家还是关心他们的,心想国家规定是每月55元,深圳财政富、物价高,标准肯定还会高些。于是,便不断催促我们去帮他问。结果我哥兴冲冲跑去社区工作站一问,没等他说完,工作人员马上打断他说,“没听说过。”当时,我哥怕父亲伤心,推说文件还没下来。几个月后,才在媒体上知道,深圳不是全国第一批试点地区。而这一准确消息让父亲很是不解:财力相对雄厚的深圳都难以入选首批试点地区,其他财力薄弱地区要推行这一新政,难度可想而知。对此,我们无言以对。

因此,要确保今年内“实现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规划真正落到实处,尚待地方政府特别是与市民联系较为紧密的街道和社区工作站一级付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努力,譬如在全覆盖前基本摸清所在辖区符合政策人员的情况,并为他们建立档案。同时,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并做好与上级机关的信息沟通与政策衔接工作。还有,要启动责任倒查与责任追究程序,确保规划实打实完成。□吕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