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的关键词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112

十一届五次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成为关键词,也成为一个亮点,整个报告先后共68次提到改革。中央政府致力于改革,无疑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反映了公众的愿望和呼声。

在《政府工作报告》第三部分2012年主要任务的第(八)项任务“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中,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六个方面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改革……这无疑为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深化改革,体现了中央政府的负责精神。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特别是到了今天,我国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或者说到了难得的改革窗口期,如果我们抓住了,做对了,就可能事半功倍;抓不住,错过了,就算再补课也将是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今年是这一届政府任期的较后一年,能够把深化改革放到重要位置,充分证明这届政府及其领导集体的责任感。对此,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明确表示:“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深化改革,需要极大的信心和勇气。政府工作报告中近70次提及改革,凸显了决心,也从侧面说明改革目前面临着困难和阻力。从本质上讲,改革即就一个利益再分配、形成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会牺牲伤害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和既得利益部门,这是改革的较大阻碍。这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决心,也需要凝聚全社会共识,要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扩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基础之上,调动全社会参与,还需要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推进,以使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取得成功。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的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展开和落实,一定会开创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侯文学]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