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分红用于民生 现实离期待仍远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98
【财新网】(记者 王莉)财政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下称预算草案报告)提出,今年进一步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将部分部委所属的一些企业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增加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
这样,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上缴的红利,将如民间所期待的那样,直接用到国民的头上。不过目前,这只是期望而已。实际情况是,国企上缴红利90%以上的支出仍花在国企身上,其名目为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兼并重组、国企改革脱困补助、境外投资等。民生支出不足一成。
2011年度,769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40亿元,占比5.2%。
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12年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安排,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额约为1277亿元。这笔看似庞大的支出,用到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部分为50亿元,占比3.9%。
民生支出占比在近两年不仅没有增加,反呈下降趋势。财新记者根据财政部《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预算执行情况》测算,2010年央企红利支出中,用于央企自身发展的,占总支出比例为69%;用于民生方面支出占比31%。
地方国企上缴红利的支出情况与中央类似。北京市公布的201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显示,当年总支出67.4亿元,全部用于国企自身。
上海市公布情况显示,该市2011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8.43亿元。除去0.5亿元用于补充社保基金外,其他悉数用于国企。
对于国有资本收益使用,国务院曾出台意见,其范围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战略安全等需要,安排的资本性支出;用于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方面的费用性支出;以及,部分用于社会保障等项支出。
但接近财政部人士对财新记者称,国务院意见虽给出了方向,实际支出操作中,存在明显的分歧。财政部希望国企上缴红利更多用于社保、民生等支出,国资部门则希望重点用于国企本身。
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及评估标准的讨论、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上的这一分歧至今未有定论,国企红利依旧国企花。其实,进谁家盘子是其次,于民众紧要的是,这笔钱如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