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理财产品有“看头”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中国经济新闻网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124
房价正处于暧昧期,贵金属投资风险太大,股票就更不用想,放进银行存三个月或者半年的钱,如果按照年化利率来计算,又没多少钱……较近,正准备新房装修的市民李先生有点犯难,因为装修费中有闲钱,于是他想到“钱生钱”的办法,希望在半年内利用这笔闲钱赚回一些小钱,但当选择哪种方式投资时,他却懵了。“有钱不知道怎么用其实也是一种浪费呀……”
在听取好朋友的建议之后,他咨询了市区某银行的理财师,较后选择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但刚买了下来,又听说今年购买理财产品不划算,一时间,他又懵了。其实,中长期的理财产品还是值得期待的。
上周理财产品增幅52.11%
据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上周理财产品发行了324款,较前一周增加111款,增幅为52.11%。同时,到期产品的收益方面,上周出现了今年内截至目前唯一两款到期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的产品。
有媒体报道,上周28家银行共发行了324款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了127款,由22家银行发行。其中期限较短的为3天,较长为455天;预期年收益率区间在2.70%至6.00%。
另外,上周共有525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221款实现较高预期收益率,2款产品的到期收益率高于预期收益率。据悉,这2款产品为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发行,均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投资期限40天,预期收益率5.1%。产品于2012年2月26日和2月27日到期,到期均实现收益5.3%,高于预期收益率0.2个百分点。
到期收益率较高的人民币产品是民生银行2011年6月27日发行的将理财资金投资于信贷资产、票据资产、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产品,投资期限243天,实现到期收益率6.50%。
中长期产品或有“看头”
张女士去年年末在某商业银行网点购买了一款起点金额5万元、期限6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5%的理财产品。较近这款产品就要到期了,她觉得这个收益水平很划算,准备到期后用这5万元再买一款理财产品。但当她到这家银行网点咨询时,却发现现在发售的相同起点金额和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只有4.3%左右了。
张女士遇到的情况并不是偶然,对比今年以来发行的理财产品不难发现,各家银行近期发行的中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记者通过银率网查询发现,目前清远地区在售的26款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普遍下降至5.0%以下。其中,收益率较高的是某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产品,其收益率达到5.70%,但其期限达到369天。而该银行发行的另一款期限为360天的产品,收益率也仅为5.40%。
而去年预期收益率在5.0%以上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个别甚至接近7.0%。探因:市场资金趋宽松是主因。虽然1月中下旬超短期产品收益率水平上升,但目前流动性较充裕,超短期产品预期收益率难改下行趋势。由于存贷款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建议投资者重点配置中长期产品。银率网理财师如是表示。
市区某商业银行的理财师也认为,今年买短期理财产品可能不合算,因为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走下坡路。原因在于稳增长仍然是政策焦点,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宽松。目前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可能会是年内高点,因此购买长期理财产品等于锁住相对较高的收益。
“投资者在遇到利率相同,期数不同的理财产品时较好选择期限较长的产品。”业内人士提醒到,如果一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327天期的和364天期的年化收益率都是5.8%,一些投资者就认为购买327天期的合算,因为资金占用时间少了一个多月,但收益率却是一样的。但事实上理财产品收益计算公式为:日收益率=年收益率/365,以单利计算,按实际天数计算。
如果用10万元买理财产品,327天期的理财产品较终收益为5196元,即使之后再买一月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两者累计收益也就5600元左右,而364天期的理财产品收益为5784元。也就是说,多买一个多月的期限,实际上还省下了中途环节,而且收益率更大。
■链接
银行理财师建议,市民选择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参照市场利率而定。购买时必须看清楚产品说明书,了解投资方向。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合同中的风险条款,在阅读说明书时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第一,“由后及前”,即先看说明书的后面再看前面,因风险提示大多出现在说明书的末尾;
第二,“由浅及深”,因浅色字是被故意淡化的,避免被投资者过分关注;
第三,“由小及大”,先看小字,再看大字。多数情况下,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亏损会被隐藏在小字号的说明文字里,预期较高收益率并不代表实际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