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 搭风“三八”妇女节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孟欣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118
银行理财产品在营销上花样百出:“妇女节”前夕,不少银行玩起“三八”噱头,推出部分“女性”理财产品,不再单纯地强调收益,而在产品名字上加入了“女性特征”。
银行理财抢打“女性牌”
记者了解到,多银行都针对“妇女节”主题推出了多种专属理财产品,例如:某股份制银行推出的“她”享理财计划,认购日期为3月5日—3月7日,成立日为3月8日,投资期限为43天,预期较高到期年化收益率为5.20%。另一家银行也同样在3月5日—3月7日,特别推出一款针对女性的理财产品,产品名字同样显示出节日特色——“幸福专享”。
按照工作人员的介绍,此款产品非常适合具有大量短期闲置资金,同时偏好理财期限较短、收益较高且风险可控的投资者。
找噱头以吸引女性客户
女性在理财方面的优势是,有与生俱来的细心且对于收入和支出有很高的敏感度,在投资上更为谨慎。因此,银行在理财业务上,总会想方设法找噱头进行包装以吸引女性客户,如果这类以节日为噱头的产品期限过短,产品到期后,可能面临再投资的风险,而不少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只是听从客户经理的介绍,过于看重预期收益的高低,但预期收益其实不一定靠谱。
因此,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应先认真了解理财产品的具体条款。
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理财师于若茵建议说,女性对于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收入降低、房地产贬值、退休后生活等诸多经济和金融因素比男性更敏感,也更加关注。调查发现,女性愿冒高风险的比例为27%,更有27%的受访女性属于任何风险都不愿冒的人。所以,女性在投资上较普遍的策略是平衡投资,就是俗话说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以适当的比例尝试基金、个人黄金买卖、外汇买卖等风险产品的投资,分享资本市场带来的收益。本报记者 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