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牛“玩转”岛内政客

来源:台海网 作者: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104

台海网3月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按台湾多年来的政策,是允许没有问题的美国牛肉进口的。近年来,岛内闹得轰轰烈烈的 “美牛风暴”是针对“问题美牛”。由于检测标准不一样,美国允许使用部分“有害”饲料添加剂喂养肉牛,而在很多岛内民众看来,这些“问题美牛”便成为洪水猛兽。

对于 “问题美牛”的开放,美方给台湾下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台湾的执政党都会为了台美关系而倾向开放,但在野党都会反对。国民党在野时要求不要开放 “问题美牛”,但执政后则倾向开放,民进党更是如此。岛内政治人物对美牛前后不一的态度,不是他们精神分裂,而是“屁股决定脑袋”。

鉴于岛内消费者的压力,2006年10月11日,扁当局“农委会”公告将莱克多巴胺(商品名:培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伦特罗等列为动物用禁药;养猪户一旦被查获使用禁药,可依法处4个月有期徒刑。

不过一年后,台湾“卫生署”及“农委会”又宣称瘦肉精吃了没问题、所有动物都可用,决定解禁瘦肉精,并制定出残留标准。后来,在岛内猪农及健康团体的压力下,又一度改为进口肉品可添加、本土肉品不可添加,较后在5000猪农泼粪蛋洗“卫生署”的情况下,取消开放瘦肉精。

对于台当局在美牛问题上的退缩,山姆大叔十分不满,并继续向其施压。据维基解密透露的消息,2008年初,陈水扁曾向美国保证,在自己下台前,会解禁带骨美牛。但后来扁又食言了,给出的理由是 “一旦解禁,看守‘政府’恐遭国民党杯葛”。

马英九上台后,美国继续向台当局游说、施压。在陈水扁当政时,身为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曾带动反对解禁美牛,等他坐上 “大位”后,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在美国压力下,“卫生署”2009年宣布放宽条件,准许进口绞肉及内脏,台当局呼吁,开放“问题美牛”,但不鼓励民众购买。由于决策不太透明,解禁美牛的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在野的民进党也抓住这个议题,抨击马“政府”罔顾民众健康。曾在2007年表示 “禁瘦肉精没道理”的民进党秘书长苏嘉全(时任“农委会主委”)。现在开始改口骂马英九,称其“不应畏惧美方压力”。

在内外压力之下,“国安会秘书长”苏起较后请辞,才平息这场美牛风波。

时间到了2011年1月,岛内传出部分肉摊上的美国牛肉,被验出含有瘦肉精,而且肉品已流入市面。在野党抨击,马“政府”对美国牛肉进口的 “三管五卡”管控措施已经破功。而“美国在台协会(AIT)”,则希望放宽检验标准。

2012年台湾 “大选”前夕,美国对马英九有力挺的暗示,有媒体分析,美国支持马英九上台,以此换取马英九开放瘦肉精。马英九胜选后不到2个月,台当局终于宣布有条件开放瘦肉精美牛,毒性较轻的莱克多巴胺解禁,但其他类的瘦肉精依然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