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人士:航天技术将加强向国民经济渗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卢彦蓉 作者: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96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对话航天人:未来五年中国航天“石”投何方?

中新社记者 卢彦蓉

“未来,中国的航天科技工业在继续完成空间探索任务的前提下,要加强航天科技的应用性和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提升中国航天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6日向中新社记者谈起中国航天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温家宝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科技创新时,特别提到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交会对接,并称其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这对于航天人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说,“航天业的发展也是中国高端科技发展的一种象征,我们要做得更好。”

中国官方发布的《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强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建设,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统筹建设空间基础设施,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

创新科技,继续完成探索任务

马兴瑞认为:“探索任务依然是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的载人航天工程、探月二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进入研制关键阶段。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继续以做强做优为目标。”

据悉,仅2012年中国航天就计划安排21箭30星(船)的发射任务。“高密度的发射,也意味着中国航天将面临着异常繁重的研制生产、飞行试验任务,航天人也承担着巨大压力。”马兴瑞说。

“航天的技术是买不来的!”他多次强调,“没有自主创新,中国航天就很难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则认为,“不断引进和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中国航天的发展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了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16万名员工。其中,35岁以下的已经占了一半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