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东帝汶华侨华人防范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疾病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104
中国网3月7日讯 目前正属东帝汶雨季,气候潮热,蚊虫滋生,是疟疾、登革热的高发季节,东首都帝力等地医院已接诊大量病例。同时,东近期还多发由病毒性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扁桃体发炎、嗓子疼痛等。
驻东帝汶使馆提醒旅东华侨华人加强预防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注意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切不可麻痹大意。如有发烧发热症状及疑似病情,要及时送医检查治疗。
下面是两篇关于疟疾、登革热的小文章,仅供参考。
一、疟疾预防与治疗
疟疾俗称打摆子、打脾寒,是由一种叫斑蚊的蚊子叮咬人而传播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为疟原虫。疟原虫进入人体内首先在肝细胞内发育,破坏肝细胞,然后进入血液在红细胞中发育,破坏红细胞,多次发作引起病人肝、脾肿大和贫血,小孩会影响发育,孕妇会引起流产,恶性疟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
患上疟疾后要及时就医,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检疟原虫进行诊断和治疗,间日疟治疗坚持服8天药后可以根治。
预防疟疾的较有效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流行区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野外作业人员要穿长袖衣服或在暴露的皮肤上擦驱蚊剂,从而减少疟疾的传播。另外,住在高疟区或到高疟区工作的人员要定期服用预防药。一旦出现发冷、发热的症状要及时看医生,早期进行抗疟治疗。
1.什么是疟疾?
答:疟疾就是打摆子,也叫瘴气。热地方较容易得这种病。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答:疟疾是被蚊子叮咬而传染的,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较容易感染疟疾?
答: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较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
答: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答: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
答: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