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浪费”不单只是“作风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114

有委员6日在政协分组讨论时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内容。“反腐倡廉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忽略了反对铺张浪费。现在铺张浪费之风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地方和部门花钱还是大手大脚。”该委员说,“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作风方面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元是不成问题的。”

假设有这么一个店小二,他工作吊儿郎当之余还好吃懒做,天天跑到大厨那里吃肉喝酒外带往家拿,一年吃掉了三百两银子,比他的工资还要多得多。那么,这个店小二还是店小二吗?

建议的本意,也许准备“剑指”三公消费,“剑指”铺张浪费,希望全国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统统放弃铺张浪费,统统不再大手大脚,统统都会紧一紧、省一省,然后一年即可省下这几千亿。“不成问题”之后,省下的这些钱,该造航母造航母,该惠及民生惠及民生,该给老百姓补贴治病钱就补贴治病钱,该给穷困山区孩子给贫困山区孩子,何等好事一桩?然而,较后又归结为“作风问题”,并且轻了不能再轻地点了一下题曰:稍微改进,然后又缀了一个关键词曰:一下。

贪污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在党的历史上有据可查。吃的喝的,腚底下坐的,超标了浪费了一概是“犯罪”。一顿饭一头牛一支烟二两油腚底下坐着一栋楼,如今已经“与时俱进”了,一顿饭何止一头牛?十头牛的宴席多得是。至于天价烟,“清华特供烟”一品黄鹤楼标价万元,一支烟仅仅是二两油吗?腚底下之一栋楼,如今虽然还没有换成别墅,但腚底下的楼,不是少了,而是多多了,更多的官员加入到了“腚底楼”的行列中来,你说这算不算是一种犯罪?

腐败不能归于“作风”,贪污也不能归于“作风”,而“三公”消费之巨大浪费,归于“作风”也就等同于既不视为犯罪,也不视为犯法,而只是一种类似于“解解馋”的“不妥”。轻描淡写之余,至多是一种“官样娇嗔”,一切还是老样子并且很可能越演越烈。

[作者:李振忠]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