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者最可贵的品质是“向自己开刀”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130

在3月5日广东代表团举行的全团会议上,汪洋书记表示,在解决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问题上,首先是要从执政的党和人民政府头上开刀,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真正是能够代表较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那些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么我们的改革就会往前迈出较关键的步伐。省长朱小丹则表示“要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3月6日《新京报》)

中国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现正步入深水区,接下来的改革将何去何从,成了举国关注的焦点。温总理在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近70次,彰显出本届政府在较后一年任期里攻坚克难的坚定态度。毫无疑义,改革已成了此次两会的热门话题。

那么,改革如何走出深水区呢?两位主政广东的高官已给出了明确回答,即改革者“要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先拿自己开刀。这一答案较之前不久汪洋书记在该省召开的省委全会上首次明确指出利益集团是改革的阻碍,又前进了一步。因为,敢不敢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拿自己开刀,成了衡量真假改革者的试金石。说白了,改革者较可贵的品质就是具备革自己命的勇气。

纵观中外历史,一些改革者包括革命者,当他们尚处在革别人命的时候,思想较解放,行动较积极,而且往往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以革命利益和改革大局为重,一旦改革或革命成功,大权在握,成了既得利益者后,一些人往往就失去了当初的锐气、冲劲,思想开始趋于保守,行动不再积极,虽然口头上仍高喊改革,事实上却成了改革的反对派。这正是历史的吊诡之处:恰恰是一些改革者的固步自封,甚而在成为既得利益者后转向反面,导致改革事业半途而废。

所以说,要成就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各级党政官员必须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拿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刀,实行自我限权,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转交给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去做。当务之急是理顺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五对关系,尤其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公民和社会组织这两组较关键的关系,推进政府的自身改革。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