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铺张浪费不能寄望于权力自觉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3-07 点击次数:110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6日在政协分组讨论时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内容。“反腐倡廉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忽略了反对铺张浪费。现在铺张浪费之风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地方和部门花钱还是大手大脚。”李金华说。(3月6日新华网)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但就人均而言,我国仍处于落后水平,还有着诸多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因此,强调杜绝铺张浪费一点也不为过。可是,若仅仅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内容,恐怕还是不够靠谱。

领导干部之所以铺张浪费,皆因为权力缺乏有效地约束,尤其是外部监督。就拿“三公”公开来说,尽管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效果依然难以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公开始终缺乏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约束规定,使得中央和地方在选择公开内容和方式上多了些回旋的余地。

制度层面的监督尚且不痛不痒,更何谈来自民间的外部监督,面对中央或地方公布的笼统数据,公众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难言监督到位,更何况,即便是较真之下发现个别问题,我们还是得直面缺乏相应问责机制的尴尬。显然,杜绝铺张浪费必须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如果只是将“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其量只是一种寄望于权力自觉自愿的幻想。而其前提则是建立在“官员本质是好的”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看重道德力量而不重视法律约束的表现,事实上,美好的愿望往往不会指向美好的结果,多年来的铺张浪费之风早已说明了这一道理。

因此而言,杜绝铺张浪费尤其需要加快立法规范。首先,细化“三公”公开,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其次,在立法上应视任何铺张浪费为腐败行为,并实行“零容忍原则”;再次,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外部监督。唯此,才能让杜绝铺张浪费更靠谱些。

[作者:禹海君]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