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缺舅”送灯怎么办?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30
元宵节前,就开始想着正月十五挑灯笼,盼着舅舅早些来送灯,等天黑下来,三五个伙伴一堆一团地挑着各式花灯碰灯笼,嘴里还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那时的夜
晚,生动而有趣,即便灯笼烧破了,也是那样的幸福快乐。昨日,有网友在三秦论坛上,邀请各位网友谈谈自己儿时元宵节的记忆和趣事。
灯笼会承载童年小甜蜜
按照陕西的风俗习惯,正月十五前,只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舅舅都要给外甥们送灯笼,以示来年“照舅”,茁壮成长。得到舅舅家送来的灯笼,到十五那天就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出来比谁的灯笼好看,谁的灯持续时间长。这不,三秦网上,大家就七言八语地开始聊起自己儿时元宵节挑灯笼的趣闻。
网友“齐娜”说:“小时候的灯笼不仅有可以挑着打的,还有一种带轮子的。我就喜欢扯着带轮子的小羊灯笼满街乱跑。美得很!”
“小小妮子”想起自己挑灯笼干的糗事:“我七八岁的时候,是在农村爷爷家长大的,正月十五,天还没黑,我就让奶奶把我的纸灯笼拿出来,点上红蜡烛和堂妹出门了,谁知道路上蜡烛把灯笼烧着了,怕爷爷骂,我抢过堂妹的灯笼就跑回家,说是堂妹的灯笼坏了,害她被爷爷骂。不过,我现在可心疼我妹了。”
“我的家”则向大家说了他们老家过元宵节小孩子挑灯笼的习俗:“我们老家是渭南的,按照当地的风俗,舅舅们将花灯笼送给外甥后,孩子们要在正月十五那天,将灯笼拿出去后,要等到蜡烛或者电池没有电之后才能回家。正月十五之前,可不允许黑着灯回家。想想那时候还真有意思。”
“缺舅”送灯怎么办?
按老理,送灯的应该是舅舅,现如今80后独生子女居多,谁来给他们的孩子送灯笼呢?三秦网友们对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网友“及时雨”说:“我不喜欢过正月十五,从小就不喜欢,因为没有舅舅会给我送灯笼。”
网友“小贝”说:“其实孩子的灯笼不一定非要舅舅送,亲朋好友们都可以用这小小的一盏花灯笼,寄托对孩子的美好祝愿。这样就挺好的。”
记者就此问题随即采访了部分市民,大部分市民表示,这是以前的习俗,现在谁送灯笼都一样,自己给孩子买或者其他亲属送,都是盼望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有的市民还建议,有的家庭还可以自己亲手制作简单的灯笼,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