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不能倒在环卫工的扫帚下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40

武汉环卫工许服英清扫路面时发现一个手提包,里面装有3300元现金等物品。她沿路寻找失主,先后有十余人围观冒领,甚至有人还伸手试图翻袋子,都被许服英识破。(2月6日《武汉晚报》)

戏剧吗?荒唐吗?即使戏剧和荒唐,也是“黑色戏剧”与颠覆道德伦理的荒唐。其实,与其说这是发生在武汉街头的一幕荒唐闹剧,毋宁说是环卫工许服英在武汉街头摆下了一场道德擂台。只是,十余人上台打擂,无不败在了环卫工许服英的“扫帚”之下。一方是月收入仅1000多元、拾金不昧的许服英,一方是开着车冒领手提包者,双方在物质和尊严拥有上的巨大反差,着实令人反思。

社会学者孙立平教授曾说:穷人手里没有抵御堕落的资源,是以他们堕落的过程甚至超过了整个社会的堕落。事实上,很多时候手里没有抵御堕落资源的穷人,却在坚守着社会道德的底线与人性之善。当整个社会堕落的时候,到底是富人还是穷人的道德更脆弱,很难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统计,只不过富人的堕落尚会有可以用来伪装的资源,而穷人则一览无余。

或许在这些冒领者看来,一位扫马路的环卫工人,是较为好骗的,狡黠的谎言能轻而易举战胜朴实与诚信。抑或,这就是社会的断裂,较起码是不同群体间生存理念的断裂。但许服英却用再质朴不过的方式,告知人们朴实与诚信并不容易被战胜——没有人能够说得出,手提包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群体立足于社会都需要有道义、良知、尊严和耻感。或许,耻感存废并不直接影响到衣食住行,但却是立足于世的底线,缺失了耻感以及由此支撑的道义、良知与尊严,个人孜孜以求的物质大厦总有一天会轰然倒掉。羞耻之心不是垃圾,纵然有强有弱,总不至于沦为垃圾倒在环卫工的扫帚之下,这或许就是许服英“33000元我也不会拿”讲述的人生哲学。

[作者:燕农]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