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关键 钢厂库存压力增加减产保价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
日期:2012-02-06
点击次数:162
与钢厂已签订合约的一级经销代理商迫于合同在身不得不硬着头皮拿货,所以今年库存增量主要在规模较大的经销代理商手中,且市场整体资源也主要囤积在这些企业手中,他们的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今年春节期间的钢材市场让贸易商彻底体验了寒冬迟迟不去的感觉。不仅仅是假期,在春节前后一段时间,京津地区钢材市场基本没有交易,贸易商整体库存压力都比较大,另外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月份钢材库存净增量是自2008年以来较少的一年,2008-2011年春节期间,除2008年净增量为154.8万吨和今年的146.7万吨外,其余几年春节期间净增量均超过200万吨。统计显示,截至1月29日,国内重点市场螺纹、线材、热轧及冷轧、中厚板社会库存总量为1584万吨。其中螺纹钢库存较春节前增加83万吨至665.9万吨,线材增加30.3万吨至177.8万吨;而相比之下板材增量较为有限,热轧较春节前增加20.8万吨至430万吨,冷轧增加5.4万吨至158.1万吨,中厚板则增加7.2万吨至152.3万吨。而造成如今局面的主要是资金紧缺和市场对钢材后期走势不看好所致。
后期库存压力还将增加
去年12月开始,钢材流通贸易商银行还款压力加大,融资成本高且难有有效途径,这都困扰着企业有限资金的运转。加之持续受房地产政策调控和银行等机构对房地产、钢铁行业放贷紧缩影响,原本就紧张的资金链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年关将近,员工开支和仓储管理等费用支出使得流通企业的可支配资金越发紧缺。有相关信息机构披露,与钢厂已签订合约的一级经销代理商迫于合同在身不得不硬着头皮拿货,所以今年库存增量主要在规模较大的经销代理商手中,且市场整体资源也主要囤积在这些企业手中,他们的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北京某一级代理商的销售经理表示,目前库存压力较大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银行贷款和承兑汇票,而今年2月份的协议资源马上又要到货,资金和库存的压力更大了。由于今年元旦春节都在1月份,本还可以减负的1月成了累赘。节后上班以来货物开始集中入库,这些主要是节日期间没有到的货,因此库存还将继续增加。
减产保价需求是关键
然而从钢材市场运行情况来看,依然不容乐观:去年8月中下旬以来,伴随着国家房地产政策的继续执行和保障房开工率下降导致的需求转淡,钢材价格不断下跌,钢铁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降,9月份全国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9家亏损,10月份增至25家亏损,11月份增至30家,当月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率仅为0.43%,实现利润12.22亿元,再创2009年6月份以来历史新低,若扣除投资收益影响,当月利润-9.2亿元,由盈变亏。
盈利水平低下甚至亏损使钢铁行业风光不再,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减产。据中钢协数据显示,去年9月份粗钢日均产量为189.0万吨,10月份为176.4万吨,11月份为166.3万吨,12月份为168.2万吨。而业内分析人士分析,今年1月份产量略有恢复,预计日均产量170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