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海达橡塑被指核心技术缺失 上下游被“扼喉”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贾亦夫 日期:2012-02-06 点击次数:188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金证券》记者撰写的《南财教授质疑江阴海达橡塑业绩》,报道了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存在粉饰上市报表的情况,引起强烈反响。在顺利过会后,海达橡塑的未来业绩如何成为投资者们较关心的问题。

  昨日,一名橡塑行业内部人士向记者剖析橡塑行业的现状,向记者直言:“海达橡塑不具有核心技术,上下游供货商和大客户同时也是竞争对手,公司业绩前景值得重新考量。”

  核心技术缺失

  上述橡塑行业内部人士所指的上下游供货商,一个指的是来自芬兰的麦基嘉,另一个则是来自日本的三井化学。麦基嘉既是公司的大客户,又通过合资子公司与海达橡塑分享利润。三井化学既是公司的原料提供商,但是也是公司的竞争对手。

  “海达橡塑较重要的原材料来自日本,较重要的客户是芬兰方面客户,仅相当于一个中间加工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橡胶密封件主要是橡胶制品,而你的主要制品是别人的,你的主要销售途径也单一,不具有可发展性。”该业内人士补充分析表示,橡塑行业主要服务对象是轨道交通、建筑、汽车以及航运四个领域,目前来看建筑、汽车行业已经缺少发展空间,交通领域更多依赖国家基建工程的发展。

  “从目前看,作为一家企业,海达的采购和销售都比较被动,未来海达的发展情况,可能取决于募投项目发展为公司带来的利润,传统领域的业务可能已经到头了。”该人士说。

  较早质疑江阴海达橡塑的南财教授昨日继续向《金证券》记者指出,按照招股书显示的数据,目前公司市场份额已经很大,主要应用行业都出现了饱和,公司情况不乐观,他指出:“密封件不算高技术,汽车和建筑市场前两年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了。”

  无真实议价能力

  可以查阅的公开数据显示,麦基嘉连续5年位居公司前五大客户榜首。2011年1月-6月、2010年度、2009年度、2008年度,麦基嘉向公司采购船用舱盖橡胶部件总金额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5.97%、17.97%、22.82%、11.56%。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旗下控股子公司“海麦”公司的另一大股东为麦基嘉,海麦公司的主要产品“船用舱盖橡胶部件”绝大部分直接出售给芬兰麦基嘉或其关联企业,其余少量产品出售给芬兰麦基嘉指定的其在中国境内的客户。

  在过去几年中,比起行业水平,公司船用舱盖橡胶部件的单价一直在下跌。

  2008年,船用舱盖橡胶部件单价是38047.84元/吨,但是,2009年突然下跌至25272.9元/吨,单价大跌33.58%。在2010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产品单价也只有25930.31元/吨,2011年上半年的单价为28102.19元/吨。

  公司真实的议价能力值得怀疑。

  原料被扼喉咙

  公司第一原料提供商三井化学在2011年1-6月、2010年度、2009年度、2008年度主要提供原料为三元乙丙橡,提供总金额占当年采购总额比例为11.66%、10.85%、7.19%、11.41%。三井化学是一家从事增值特殊化学品、塑料及其他材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产品面向汽车、医疗、包装等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三井一直在积极扩大中国市场,与海达橡塑有行业竞争。

  橡塑行业内部人士认为,“海达橡塑上下游都被扼住了喉咙,由于合作商都是国外大企业,受国际情况影响会更为明显。”关于江阴海达橡塑业绩“疑云”,《金证券》记者将继续关注。

  □金证券记者 史亮 胡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