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选制”再起风波 台独势力班师重回"立法院"

来源:华夏经纬网 作者: 日期:2012-02-06 点击次数:178

台湾“立委”选后原有的北蓝南绿现象更形严重,从李登辉到王金平都出现修改选制声音,主张把现行单一选区制(小选区)再改回过去的复数选区(大选区),迄今尚未表态的马英九将会审慎考量。惟可以确定的是,一旦改回覆数选区,爱闹事的偏激政客、台独势力等将大举重返“立法院”,这究竟对蓝绿谁有利,挺耐人寻味。

台湾地区自2008第七届“立法院”起,席次由225席减半至113席,实施单一选区制。例如以前台北市只分南北两个选区,一区选出近10席,现在台北市切成八个选区,每区选出1席。目前宜兰县、基隆市、嘉义市、澎湖县、花莲县、台东县都是一县只选1席“立委”。以台北市、高雄市为例,在旧选制里,候选人只要抓到5%、10%小众选票就当选了有利于走偏锋的政客。

现行“五都”市议员选举即采复数选区,陈水扁2010才能大剌剌的组织“一边一国连线”推荐候选人,把儿子陈致中送进高雄市议会(去年因扁案遭解职)。反之,“立委”选举因是单一选区,每区几乎都是一对一对决,2012选举期间,除了在高雄参选的陈致中之外,没有人敢亮扁旗。较后在二绿一蓝的激战中,陈致中也把民进党提名的候选人拖垮,让国民党平白在深绿选区捞到一席。

出身高雄的王金平倡议修改选制,所持的观点包括:“单一选区造成南更绿、北更蓝,南北平衡更困难,压缩“立委”问政品质。区域平衡问题,不是增加席次就能解决,而是代表性不平均问题。选制改革一定要让民意有其代表均匀性,即让每个地区都有蓝绿声音,选民要找服务对象也较容易。”

在选制议题上,王金平代表的是蓝营里比较“特别”的声音。曾有人揣测,王是在为国民党南部政治人物发声,以50岁不到的前“立法院”大党鞭林益世这次都在高雄吞败,即使王金平回头选区域也非稳上。另外,一旦修改选制工程启动,后面可能夹带增加“立委”席次议案。

除了王金平之外,李登辉也表态支持检讨单一选区制。李的出发点很清楚,深绿主张的台联在2008第七届“立法院”全军覆没,几乎泡沫化,这次如果不是蔡英文友善,较后以“李蔡同台”拉票,让台联冲高政党票拿下3席不分区“立委”,连续两届都没有席次的台联可能就要收摊了。李建议改选制的理由是避免“大党独大”,然而复数选区之所以走入历史,就是因为“立法院”太乱,搞怪的人太多。

事实上,外界也看得很清楚,自2008“立委”选制改变之后,打架、开黄腔、喜欢胡说八道的“立委”几乎都不见了。在一对一的选区,候选人为了争取过半,必须更加理性,没人敢用“挺扁”、“台独”来做宣传了。

微妙的是,现行的单一选区其实对民进党比较不利,绿军攻不进北部,只能成为困守南台湾的“乡村政党”,要在澎湖、金门、马祖等离岛取分也几乎不可能。但民进党提到修改选制,态度却相当保留,只表示现行“立委”选制缺乏联立制设计,压缩小党生存空间,党团将提“修宪”案补正缺失。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未曾表态要走回覆数选区老路。

实际上,换个角度看,目前的单一选区制,对民进党向中间推进其实帮了不少忙,喜欢闹事的、挺扁的、深绿的都进不了“立法院”,让党的形象好看很多,推两岸政策也较没有来自内部的拉扯力量。王金平和蔡英文谁较支持修掉单一选区制、回到复数选区,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马英九2016连任后,权力更形稳固,透过“内阁”改组,府院党一把抓,如臂使指。“立委”选制要不要改,较后是马说了算,以他的风格,即使明知改回覆数选区会让民进党头痛,他也不会因为这种理由拍板做决策。选制问题,在台湾两大党、主要政治人物之间充满诡谲算计。(中评社 评论员林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