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春节后遗症”需要更多关注

来源:千龙网 作者: 日期:2012-02-06 点击次数:186

古人说:“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话用在“空巢”老人的身上也是真实的写照。春节期间与子女团聚,年过完了,儿女晚辈离开了,空巢老人又回到独守“空巢”的状态,不少老人产生“心病”,节后各大医院都出现了“空巢”老人看病高峰。(2月5日《广州日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春节假期结束,当儿女们带着亲情的温暖开始新一年工作和生活的时候,重新陷入“空巢”的老人却因为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甚至因此引发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症状,这被称为“春节后遗症”。

老人们的“春节后遗症”轻重程度因人而异,轻者过一段时间就会缓解,回归正常,重者则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前几天,媒体不是报道过山东青岛市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因为春节后无法忍受家中的冷清,较终跳楼摔伤的悲剧吗?这足以引起为人儿女者和整个社会的警醒,那就是如何帮助老人顺利克服“春节后遗症”,以保证他们身心健康,颐养天年。

首先需要为此做出努力的,自然是老人们的儿女、晚辈。我们不能在过完春节,尽享亲情之后就一走了之,而忽视了父母的感受。在自己返城离家之前,应该对老人做好心理抚慰和疏导工作,让老人在心理上慢慢接受这个客观事实。而在儿女亲人离家之后,更应该想方设法给予独守“空巢”的老人更多关爱,比如多打打电话,周末有空多回家探望一下等等。

克服老人的“春节后遗症”,除了需要儿女亲人的付出,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具体说来,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居委会,以及那些社区工作志愿者,都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更大的关注,对春节后重陷“空巢”的老人给予更多关怀。换言之,这些社会力量,在老人们的儿女离家之后,应该积极介入,起到一种对亲情的替代作用,除了对老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给予必要照顾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老人的心理困扰进行疏导,提高老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今后逢年过节面临“春节后遗症”的老人也只会越来越多,如何帮助他们克服“春节后遗症”,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同时也让儿女没有后顾之忧,是需要全社会都来考虑的问题。(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