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指跨国解救人质动武需谨慎 善用关系是上策

来源: 作者: 日期:2012-02-06 点击次数:170

在奔赴恩德培的长途飞行中,以色列士兵在运输机内休整。

非洲接连传出的两起中国员工被劫持事件,引发了国人的持续关注。如今2000多家中国公司和数以万计中国员工散布在非洲各国,有观点认为,若不“示之以强”,劫匪的“成功效应”会不胫而走,一些人甚至主张派出特种兵实施跨国营救,走动用武力之路;也有人认为生命至上,破财免灾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到底应怎样去营救在海外遇险的我国公民?

惊心行动恩德培突袭

经典范本:

每次讨论营救人质的特种作战行动,都无法回避这一战例。1976年6月,10名恐怖分子将1架从特拉维夫起飞的客机劫持到乌干达,并将100多名乘客扣为人质。

人质营救难度极大。从以色列飞往乌干达恩德培机场的较短距离是4000公里,而中间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反对以色列的。而且恐怖分子占据着候机大楼。

在数日周密计划后,1976年7月3日,以色列执行“大力神计划”,4架以色列C-130运输机在8架F-4E鬼怪式战斗机掩护下,在两架波音707远程运输机做指挥和后勤的支援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秘密长途奔袭。

从第1架以色列飞机落地,到较后1架飞机返航,这次奇袭前后只持续了53分钟就宣告胜利,7名劫机者被击毙,103名人质中有3人死亡。以色列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上校阵亡,而他也是以军唯一一名阵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