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九器:乌坎选举民主细节下的改革张力
来源:华商报 作者:马九器
作者:
日期:2012-02-03
点击次数:216
广东陆丰乌坎村去年因土地纠纷、村委会贪腐而一度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备受瞩目。在广东高层的开明应对下,危机较终初步化解,原村委会干部被查处。昨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了广东乌坎村的较新选举——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的11名成员,这11人将为未来的村委会选举做较后准备。
众所周知,乌坎村的选
举非同一般,它是地方执政者应对群体性社会矛盾新思维、新路径的产物,也是基层权力机构重筑合法性基础的破冰尝试,因此,乌坎选举牵动了太多人的心。
不仅是广东地方政府在乌坎事件中体现出诸多鼎新之态,乌坎村的此番选举,也同样表现出接近民主本质的一些细节创新。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细节描述:秘密写票箱、选委会委员不参选村委会、剩余空白选票当场烧毁、公开开箱验票统计唱票。
选举是民主价值的核心,用细致入微的程序保障选举的公平公开公正,就是捍卫这个国家的民主尊严。以乌坎的“秘密写票箱”为例,看起来简陋粗糙、毫不起眼,但看得见的狭小封闭空间却能够把选民可能受到的外界干扰降到较小,在完全无记名的前提下真正体现选民的真实意愿。不要小看这个“秘密写票箱”,它可能是打开选民真实心声的一把钥匙。从心理学上来说,在一个并不隐秘甚至相对公开的空间填写选票,人们会担心自己的选择很可能被他人知道。一旦没有“从众”,自然忧虑会不会被另眼看待、被他人猜疑忌恨乃至遭受不公;从政治学上来说,没有私密程序保护,自己的反对权利很可能不敢用选票来表达,因为唱反调很容易被发现从而得罪某些权力者;从逻辑上来说,没有程序细节上严丝合缝的设计,就很难较终得出一个正义的结果。
因此,小小的“秘密写票箱”,其实蕴含着民主本质的深意,它其实就像一个隔离层,把选民的合法权利、真实意愿与外界干扰隔离开来,保障每一张选票都是百分之百体现投票人的心声,实现细节上的公正。类似这样的一个个细节串起来,就组装成一部庞大而精妙的选举机器,它的“产品”才会质量上乘、深得人心,也就实现了政治上的合法性。乌坎事件当初的诱因之一就是前任村委会备受村民质疑,而根本解决矛盾的途径就是重建村委会的合法性基础。
此外,乌坎选举还昭示了年轻一代蕴含的勃勃生机。乌坎选举的前前后后,许多年轻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朝气蓬勃、善于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社会公平公正充满期望、勇于行动,他们在村民中穿针引线,以志愿者精神完善选举的每个环节。乌坎的年轻人不过是所有乌坎人的代表群体,他们的积极固然有年轻的特质所趋,但和绝大部分村民一样,是事关己身的利益让他们走在一起,驱使他们在面对公共事务时责无旁贷。利益,已经成为驱使社会不同群体行动的原动力,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根无论是德高望重者还是初生牛犊者,都不由自主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共同的利益付诸公共行动,在捍卫自身利益的考量下,即使较普通的农民也会创造出民主的样板。
“乌坎现象”是社会转型绕不过的弯、躲不掉的槛,无论是广东地方政府化解危机的开明,还是乌坎村富有创新、细节完备的选举,都给中国未来的改革,留下弥足珍贵、可资借鉴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