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作者:周远征
日期:2012-02-04
点击次数:130
长安汽车和马自达正在饱尝“蝴蝶效应”带来的苦果。
不期而至的昌河汽车停工事件(详见2012年1月30日《中国经营报》C1版“大长安重组陷僵局”),曝出了昌河汽车不希望旗下昌河铃木生产资质被长安汽车拿走的决心,而没有这个资质,长安汽车计划中的借该资质与马自达单独成立合资公司的愿望也暂时破灭。
“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解决此事(指长安与马自达成立合资公司一事)。”2月1日,长安汽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临近春节发生了这个事(指昌河汽车停工),我们现在才刚刚上班,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处理。”
长安和马自达此前共同商计好的发展大计,显然已经陷入了尴尬境地。
无奈搁置
昌河汽车的停工事件,让之前长安和马自达借昌河铃木的生产资质成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只能被迫搁置。
“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上述长安汽车人士极为惋惜地说,“此前,长安马自达合资方案、昌河铃木与长安铃木的合并方案,都已经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内部审核,准备在1月13日举行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上进行讨论,讨论通过之后相关批文很快就会下发。昌河汽车停工一事出来后,之前的方案全都被搁置了。”
这确实会让长安汽车“捶胸顿足”。
据记者了解,在2011年12月底,长安汽车方面就开始准备关于长安马自达合资公司正式获批的庆祝事宜,在2012年1月初,长安汽车甚至已经在准备关于长安马自达项目获批的新闻稿。而现在,留给长安汽车的,似乎只有满眼的失望之情。
昌河汽车和长安汽车同属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旗下,按照中国长安的计划,旗下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将进行整合,同时,被空余出来的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将由长安马自达合资公司所有,借此,长安福特马自达合资公司将一分为二,一个是长安福特合资公司,一个是长安马自达合资公司。
但昌河汽车的停工事件表明,中国长安的计划变成了“一相情愿”。
据记者了解,昌河铃木生产资质被转移一事,被昌河汽车所在的江西省地方政府视为长安侵占了昌河汽车的利益。在昌河汽车相关人士看来,昌河铃木系昌河汽车旗下主要资产,一旦昌河铃木纳入长安铃木旗下,同时将昌河铃木资质转移给长安马自达之后,昌河汽车的资源将面临被掏空的危险。相关各方强烈的不满情绪,由曾经担任景德镇市委书记的江西省发改委主任许爱民带到了北京,1月13日,许爱民等人来到了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的办公室,表达了江西地方政府不愿意将昌河铃木资质转让给长安马自达的诉求,希望国家发改委将该资质留在江西。
随着停工事件的爆发,较终,中国长安与景德镇市政府在1月16日发布了联合公告,双方宣布,一切维持昌河汽车公司目前格局和发展现状不变,包括昌河汽车作为独立法人地位不变,昌河汽车公司与日本铃木的合资合作不变,独立的景德镇总部生产基地昌铃汽车企业生产资质不变。至此,之前长安和马自达借昌河铃木的生产资质成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只能被迫搁置。
煞费苦心
从2009年初开始,长安与马自达成立合资公司的愿望日渐强烈,为此,双方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后续发展规划。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
长安汽车和马自达脱离现有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合资公司体系进而单独成立合资公司一事,需要从2001年说起。
2001年4月,福特和长安汽车正式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公司,并于2003年初正式投产。2006年3月,由福特持股33.4%的马自达公司参股长安福特,长安福特正式更名为长安福特马自达,三方持股比例为:长安50%、福特35%、马自达15%。然而,两年之后的2008年,福特开始逐渐减持其持有的马自达股份。截至目前,福特持有的马自达股份只剩下3.5%,福特已经彻底失去了在马自达中的大股东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