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正确看待亚太海权博弈中的美国因素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日期:2012-02-04
点击次数:156
中国网讯 二战之后至今,尽管美国是一个具有孤立主义传统的国家,孤立主义思潮不时表现出来,但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安全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利益遍及全球,美国一直是具有全球战略的国家。在美国对外安全战略中,海洋战略、海军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美国具有10多艘航母组成的庞大特混舰队,同时拥有战力很强的海军陆战队等海陆两栖战斗力量。
近年来,美国奥巴马政府努力寻求从中东乱局中抽身,转而在亚太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投入更多的关注力量。其中,加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等盟国以及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准盟国的海洋力量合作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安全影响与平衡作用的重要途径。其实,确切地说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冷战以及冷战结束至今,美国在日本、韩国长期驻扎10多万军队,在关岛、夏威夷地区驻扎着庞大的太平洋海上军事力量,对东亚地区保持着战略威慑和影响。因此,2年多来国内外媒体热炒的所谓“美国重返亚洲”、“重返亚太”等概念定位偏差,是很不准确的。美国政要也一再声称和坚持,美国同时是个亚太国家,美国从来没有离开亚洲和亚太地区。
美国在亚太地区恢复和加强安全影响具有多重目的。美国要在亚太地区显示和保持传统军事存在,维护和拓展美国的战略安全空间。美国没有抛弃长期奉行的离岸选择性平衡战略,即实用主义的均势战略,努力通过美国本土、太平洋驻军以及东亚驻军等多重存在推动亚洲各大实力实现再平衡,安抚盟国、笼络中小国家。美国一方面试图防止其他大国壮大牵制美国影响的发挥,同时努力制约日本、事实上维护二战成果的长期延续,兼顾推动民主自由价值观。
就中美安全互动而言,近来美国军界高官不断释放缓和及友好言论,一再声称美国在亚太地区绝没有把中国作为前苏联替代对手的设计,美国在亚太地区调整军事部署、加强安全影响、频繁与东亚国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并非针对中国,而是在亚太地区推行战略再平衡、安全再平衡。美国华盛顿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1月31日就美国亚洲战略举行研讨会,美国权威学者称,美国在亚洲并非遏制中国的发展蓝图,相反其目标应是与中国建立更积极的关系。他们质疑在军事开支缩减的情形下,美国谋求亚太军事支配地位的可持续性,呼吁避免美国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变成逼迫亚太国家“选边”的竞争。2月初,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太平洋司令华莱士.格里格森(Wallace Gregson)指出,苏联垮台后,美国在许多方面其实还在寻找“较好”的敌人,而中国绝对不是取代苏联的国家。
作为世界较大的国家和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中美有些战略猜疑也属正常,美国如此撇清反而有些不正常。尽管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等一些智库看待中美关系相对客观理性,但明眼人还是不难看出其中存在外交辞令。应当说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安全影响,试图影响和规范中国、限制中国在地区的安全影响是重要目标之一。美国一些政要的辩白掩盖不了他们的内心考虑,其内心并不愿看到中国实现领土的完全统一,更不愿看到中国实现领海的完整维护和主权统一,因为客观上美国要在亚太地区尽可能维持综合影响力的一超地位。
事实上,美国应当看到,中国的民族性格、中国总体温和的防御性战略对美国不构成威胁,中美在亚太地区有和平共处、平衡相待的巨大空间。美国还应看到,中国的发展无论从数量到质量,从经济、科技到安全乃至人口等许多方面,是无法与美国匹敌的,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不是用数据可以衡量的,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面临诸多挑战和结构性问题,需要大胆开拓、不懈求索。尽管一时遭遇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在这些方面美国依然可以保持充分的自信。美国如果仅仅因为意识形态差异因素就对中国疑虑加深、设法挤压乃至遏制,是毫无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的。中美在亚太地区都有战略利益,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往来、共同安全利益需求是日益上升的。只要良性互动和博弈,尊重彼此核心的安全利益、主权和发展利益,两国是能够相对平稳共处的。
美国在亚太地区持续保持军事存在和影响,一个重要的也是为各方心照不宣的隐蔽战略目的,就是在战略上压制和监督日本安全力量发展和动向。美国可以容忍日本作为一个经贸大国存在,并在政治上辅助美国发挥一定影响,但美国鉴于日本的侵略前科、自身经历的前车之鉴,美国不会让日本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的政治大国,更不会让日本成为一个军事大国。美国在利用日本达到诸多战略目的的同时,压制日本也是战略目标之一,这也是美国在日本本土以及琉球群岛驻扎着大量兵力和战力的重要理由。
美国人并不糊涂,美国对日本在安全等方面的利用是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的。比如美国不会允许日本自卫队扩大到不可控制、绝对不会允许日本研制开发和拥有核武器,对日本扩大海军、制造航母等举动也将抱有高度警惕。日本几年来一直在试探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日本的安全扩张动向。日本如果摆脱了美国的控制,其军事潜力会急剧膨胀,日本能够迅速拥有核武器、超大规模的海军并扩展陆上自卫队,亚太地区除美国外恐怕缺乏一个制衡日本的有力砝码和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在亚太地区保持平衡和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
就以上分析而言,中国在南海、东海等周边海域维护海洋权益时,美国因素需要考虑,但不必有太大和太深的顾忌。美国在中日之间寻求一种再平衡,但美国内心不愿看到日本在海洋扩张方面咄咄逼人而不受制约。美国对南海周边有关国家抱有所谓同情和默许支持心态,美国从军事上讲试图在该地区施加影响,但美国压根不是南海主权争端的有关方,不能设想美国会在该地区发生冲突时会直接军事介入。反而,中美在一系列问题上寻求默契和平衡空间,乃至在共同的经济、安全利益问题上进行合作,仍是有可能的。(唐翰生 国际关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