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春季调整哪些艺术品值得购藏?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许悦 作者: 日期:2012-02-04 点击次数:154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人们对艺术品市场的信心有如坐上了“过山车”,从去年年初的信心高涨,到如今的人人自危。近期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2011年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也显示,去年秋拍成交率仅41%,为历年较低。从资本视角看艺术品市场今年的走势,雅昌报告认为,倘若2012年外部经济环境没有显著利好,2012年春季相较于2011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将出现负增长形势。

虽然如此,但不少藏家仍认为,艺术品投资目前已真正成为抗通胀的一种投资方式。虽然“人傻钱多”、“买啥涨啥”的年代已经过去,但艺术品价格大幅度回落可能性不大。

那么,2012年投资收藏艺术品有哪些“优质股”、“潜力股”可以关注?羊城晚报记者从雅昌报告中归纳出十大热门板块的走势,为读者的投资收藏提供一些借鉴。

春拍可能出现负增长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统计,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全年成交总额为934亿元,这一纪录为历年之较,比2010年573亿元的成交额高出63%。

从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阴影蔓延到艺术品市场以来,这个小众的、信息不透明的交易市场和宏观经济形势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对宏观经济和资金情况的判断直接影响到艺术品市场交易行为和运行策略,投资甚至投机型资金和企业购藏资金的不断介入,在2011年下半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联动关系。

以2011年的秋拍为例,正值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形势有所逆转,不少企业甚至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对此不少拍卖行积极主动下调了估价,缩量瘦身,秋拍成交仅达到41%,为历年较低,打破了秋拍业绩好于春拍的一般规律,艺术市场再次进入调整期。

成交率之所以这么低,报告认为,是三项因素造成的。第一是社会资金,尤其是民企系统的流动性紧张和资金短缺,直接体现在拍卖结果上;第二是卖家对于2010全年乃至2011年春季虚高成交价格的攀比,导致许多拍卖行为了拿货迁就寄售方的奢望,估价过高,造成流标;第三是由于市场价格高涨带动卖家逢高套现的冲动,使大量近期成交的作品又涌进市场,因为间隔太短并且过于频繁换手而遭到买家抵制。

雅昌报告认为,2012年市场流动性将会好转,但力度有限,不论股票、房地产,还是艺术品市场依然面临流动性的压力。倘若2012年外部经济环境没有显著利好,2012年春季相较于2011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将出现负增长形势。

观点pk:

市场调整

能否出手?

雅昌报告:2012年资金流动性会有所好转但力度有限。经过2011年秋拍,市场调查显示,人们对短期市场上涨信心不高,但认为调整期是入手购藏的好时机。艺术市场信心度调查的参与者中,认为当前适合购买艺术品的比例,由2011年的47%-48%,上升到当前的67.82%。这印证了人们对艺术品市场长期走势持乐观的态度。曾一度被雄厚投资资金逼出市场的老买家,更为关注市场调整期购入性价比高的艺术品的可能性。

石金柱(收藏家、瀚博美术馆馆长):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春拍将是交投清淡。市场一冷,很多藏家不舍得出货,上半年的拍卖肯定没什么好东西买。除非是一些机构急着变现,不计成本抛售,要不没有哪个成熟的藏家会做这种傻事。届时估计各个拍卖行上拍的艺术品数量,少的会减少1/3-1/4,多的会少一半,一些小公司说不定都要停拍了。而对收藏投资者而言,今年出手要谨慎,别总想着捡漏,我始终信奉价值投资的理念,收藏投资一定是要有价值的精品。

2011年秋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作品价格TOP10(数据来源:雅昌《2011年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

名次姓名当前价格(元/平方尺)

1傅抱石3,695,602

2弘一3,398,949

3徐悲鸿1,468,333

4潘天寿1,442,309

5李可染1,382,829

6齐白石1,117,168

7吴湖帆855,006

8黄宾虹743,830

9林风眠724,701

10张大千656,407

十大热门艺术品板块走势

2011年全球较贵艺术品TOP10

(数据来源:艺术市场统计数据权威网站Artprice)

艺术家作品成交价(美元)拍卖行拍卖时间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5720万中国嘉德2011年5月

王蒙稚川移居图5530万北京保利2011年6月

斯蒂尔1949-A-NO.15500万纽约苏富比2011年11月

利希腾斯坦I can see the whole Room and there's nobody in it3850万纽约佳士得2011年11月

费朗西斯科Venice aview of theRialto Bridge,looking north3825万纽约苏富比2011年7月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3667万北京保利2011年12月

毕加索Lalectuer(1932)3627万伦敦苏富比2011年2月

克里姆特LitzlbergAm Attersee(c.1914/15)3600万纽约苏富比2011年6月

席勒Hausermit bunterwasche(vordatdtll)3568万伦敦苏富比2011年6月

沃霍尔Self-Portrait(1963-1964)3425万纽约佳士得2011年5月

根据雅昌报告,在2011年秋拍中,中国书画、瓷杂、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主力板块的成交额,从传统的95%以上比例缩水到87%,这与其说是三大板块的缩水,不如说是边缘门类的扩张。传统板块频繁交易征集困难,小公司或新公司必须在边缘门类上下工夫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2012年,奢侈品、工艺品这些拍品的成长将越来越明显。

一 近现代书画 优势绝对

传承有序的书画精品在近几年成为投资艺术品的重要关注点,2011年秋拍这一特点尤为突出。中国艺术品拍卖TOP100名榜单中,中国书画依旧以压倒性的优势超越其他艺术品类,占据了62席,其中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占了37席,比上季度多出3席,也显示出中国近现代书画在中国书画高价拍品市场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一步加强。

虽然市场调整来临,但目前还没有新兴板块可以替代近现代书画的市场地位。业内普遍认为,近现代书画经过近两年高价攀比和放大效应,已经进入持平发展阶段。在近几个拍卖季新资金推波助澜下,部分近现代书画一线大师的价格纷纷跻身亿元行列,但在短期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这种高价业绩很难继续冲击新纪录,更可能在不同流派和不同艺术家作品中寻找新的高价突破点,拍卖公司和行家都在思考具备价值洼地的艺术家,寻找进一步升值空间。

二 古代书画 风险很大

中国古代书画是树立中国书画市场价格标杆的品类,以其稀缺性和艺术价值被称为艺术市场的“硬通货”。2011年秋拍市场上,一方面拍卖行继续加大海外回流的力度,精品连连涌现,艺术家成交纪录屡屡刷新;另一方面总体流拍率较高,除了一些真伪难辨的古画以外,以往在拍卖市场通行无阻的《石渠宝笈》著录古画也遭遇流拍。可以看出买家不仅仅关注拍品质量和来源出处,同时对估价偏高或换手频繁的拍品亦表现出谨慎的态度,进一步体现出买家对拍品性价比的要求。

古代书画并不缺乏资金追捧以及市场的认同,但其精品数量有限,作品鉴定存在很大的风险,加上市场诚信度较差等因素制约了古代书画市场的发展。

三 当代书画 上升很快

2009年秋在中国书画市场的整体带动下,中国当代书画拍卖市场市场行情抬升很快,2011年秋拍中吴冠中和崔如琢等艺术家的作品对此板块市场行情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雅昌综合类指数中,中国当代书画的跌幅较小,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板块艺术家的价值挖掘空间较大,另一方面是部分当代书画艺术家市场与投资资金运作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其市场的真实价格支撑有待进一步观察。

四 油画及当代艺术 表现不佳

2011年秋季,油画及当代艺术并没有延续2011年春季的上扬势头,复苏势头调转,成交率亦为历年较低仅有47%。虽然总成交额为36.92亿元,比上一季增4.12%,但是这一增长主要源于拍品数量扩张。

早期油画在这一季稳步发展,徐悲鸿、常玉、林风眠等名家的作品仍是市场的热点。而写实油画作为内地较为关注的板块之一,2011年秋表现不佳。雅昌指数中“中国写实画派30”显示这一板块跌幅较大。王沂东、艾轩、陈逸飞、杨飞云等依然是此板块的主力军。其中王沂东个人价格指数为67.85万元/平方尺,增幅为13%,名列这一指数排名首位。

当代艺术板块进一步显示其代表艺术家的早期精品格外受市场青睐,但整体市场表现令人失望,价格差距拉大。秋拍中一些市场明星们在降低估价后仍频遭流拍的命运,青年艺术家由于市场根基不稳纷纷遭遇流拍,同一位艺术家早期精品与一般作品价格差距拉大也是2011年秋拍凸显的现象之一,反映出市场愈发理性。

五 瓷器 整体遇冷

市场不确定时期,瓷器杂项整体遇冷,市场份额跌幅较大,去年秋季环比跌至19.92%,成交率达到历年较低仅为37%,仅传承有序的精品受到追捧。

瓷器去年秋拍成绩不佳归结于市场调整期下以往多年积累的问题集中体现。相较于中国书画大规模的流通量来说,瓷器存世全美精品有限,换手率并不高,所以通常佳器难求,偶尔有重要藏品出现,价格也过高,收藏群体活跃度相对低。同时由于造假技术不断提升,对拍品的传承和出处有诸多要求,许多没有传承和出处的瓷器受到市场冷遇。许多名家旧藏或传承有序的拍品又由于委托人的坚持,估价偏高导致流标。

六 玉石 受到追捧

在2011年秋拍成交的玉石类制品中,白玉制品尤其是白玉宫廷玉玺的表现较为突出。宫廷玉玺近几年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这类小众品类藏品量较少,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持续性增长,在2011年下半年已经出现藏品短期频繁释出现象。

七 家具 价格高估

明清家具在2011年秋季表现远不如预期。嘉德“姚黄魏紫———明清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