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不算宰客”恰是宰客盛行的注解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2-04
点击次数:136

(王乃玲/图 来源:红网)
三亚开出近万元账单海鲜店停业,三亚市物价局、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工商部门负责人称,海鲜店如明码标价且有顾客认可签字就不算欺诈宰客,对于一顿动辄几千上万是否合理,负责人表示属于物价局管理范畴。(2月3日《新京报》)
肇始于网络曝光的“三亚万元账单”,在舆论的关注下,从普通的消费纠纷变成了沸沸扬扬的“三亚宰客”事件。根据媒体的调查,此事已经对三亚的旅游市场造成了负面冲击。从目前来看,为了维护三亚旅游形象,当地政府也在此形象危机事件中“积极”发力,及时做出了各种回应,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此番形象修复的努力并未实现理想的效果,反而因为表现出的缺乏诚意让事态变得玄机重重,惹来更大的争议。
从此事件的较新进展来看,相关部门“尊重”民意进行了介入调查,从原先的“查无实据”到如今做出“停业整顿”的处理,似乎一切朝着民意的方向发展,但是工商部门负责人的一番表态,让民意看到的不是整顿诚意,更像是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根据该负责人的意思,只要是有明码标价,只要顾客有签字,即便是有天价账单,那也不算是宰客,是正常的消费行为。如果按照此逻辑,只要较后犯罪嫌疑人画押签字了,充满暴力的刑讯逼供是否也可以变成正常的办案手法呢?如果按照此逻辑,也就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医患矛盾了,只要医院能让患者家属签字,较后发生了医疗悲剧,医院都可以免责了嘛!按照此逻辑追踪下去,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可以变得简单了,“白纸黑字”倒真成万金油了。该逻辑的出发点很简单,那就是签字即意味着认可,但却忽略了简单背后的或粗暴、或欺诈的行为,忽略了这种签字行为完全违背了一方的意愿,从万元账单来看,连店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的宰客有多惨烈。其实翻阅法律文本,这种通过欺诈或者暴力的合同签约行为,本身也便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但是,很遗憾,作为市场交易行为的管理部门的工商局,却认可了这种简单粗暴的交易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映衬出该部门在执法逻辑上的简单粗暴,执法部门如此,自然更加助长了不法商家带着合法的幌子欺客宰客。到此,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大胆结论,三亚旅游形象遭到破坏,从表面上看,确实是一些不法商家不能洁身自好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讲,与当地执法部门的简单粗暴执法逻辑有着莫大的关联,正是这种简单粗暴纵容了不法商家的嚣张气焰。由此看来,当地工商部门的表态,让三亚宰客事件陷入更加被动的状态,此番言论,也就变成了黑色幽默段子,遭来更大的非议。
建议三亚有关部门,能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带着诚意来化解此次形象危机,而不是硬扛或嘴硬,像当地工商部门完全不顾逻辑的说辞,甚至将矛头抛给其它部门的做法,只会闹出更大的黑色幽默,较终收不了场。
[作者:高亚洲]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