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污染物利益链”需从源头开始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2-04
点击次数:148
十多米外就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黑色液体从破桶里流出,被污染土壤装填了1700多个编织袋、重达80吨;毒性强且致癌的化工废料,被随意倾倒在河坡上,随时可能导致大面积水体严重污染……(2月3日《人民日报》)
这是近日发生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和涡阳县,这两县交界处的危险化工废料倾倒污染事件。这些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强的危险废物,按照环保法规定,有关当事人应当做无害化处理,却被如此肆意倾倒,实在触目惊心!据称,安徽省环保部门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内,发现近十起跨省倾倒危险废料污染事件,这些化工废料大都名列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从全国范围内看,跨界倾倒化工废弃物已成为多发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较近发生在广西的镉污染事件,还没有进入司法程序。而先前连续不断的污染事件处理,都没能真正触动肇事者的神经。偷排污染物、偷倒污染物的犯罪成本太低,非法暴利的诱惑、非理性经济人的欲望,让肇事者们肆意妄为,以身试法。有关资料估计,我国的土壤污染面积已经达到骇人听闻的三分之二。专家指出,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损害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消除,“每一起非法倾倒、掩埋危险废料,相当于在当地埋下了一枚‘生态炸弹’。”
排放、倾倒污染物,俨然是祸在当代,患在千秋,贻害无穷。国家执法部门必须严阵以对,严厉打击,严格执法。至少不能让排放、倾倒污染物之肇事者沾取半点便宜。安徽亳州本次倾倒污染物事件,虽然行为动机形成的是一条利益链,但是严重的后果是一条污染链,因此处置时必须当作犯罪链。这批污染物如果进行常规无害化处理,成本在10万元以上,但源头上线支付给下线的费用总共只有1万多元;通常1吨危废无害化处理费用至少要在3000元以上,而在地下交易中,上线价格仅仅每吨百元甚至几十元。
显而易见,排放、倾倒污染物事件中的较大收益者是产生污染物的源头企业。排放、倾倒污染物利益链条上的所谓暴利,为源头企业所得。他们打着无害化处理的幌子,一边骗取国家补贴,一边将本应无害化处理的废料转手给下线。三线中介、四线中介接手危废后,再以更低价格转给外地打工者,把废料运到农村偏远地区。所以打击排放、倾倒污染物案件的重点要放在源头企业。产生污染物的企业必须负责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到底,无论其把污染物处理权移交到谁手上,源头企业必须连坐到底,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排放、倾倒污染物事件。
堡垒较容易从内部攻破。民族的兴衰常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别人打不败我们,我们可能自己被自己打败。一个食品不安全、生存环境不安全的民族,在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土地上生活,如何能够健壮强大起来,如何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在让人冷汗迭出。
[作者:柏文学]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