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务短评:中国暂无现役战机胜过印度版“阵风”
来源:
作者:
日期:2012-02-04
点击次数:148

图为“阵风”配备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印度版“阵风”将升级为有源相控阵,战机整体性能将超过法军现役版本。(资料图)
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2月3日
今年2月1日,法国和印度正式宣布“阵风”在印度中型战斗机竞标中胜出。“阵风”的获胜,标志着这款新型战斗机未来必然将出现在中国边境之外。因此,“阵风”战斗机对中国天空的威胁也成为新的讨论话题。
当前,有一些中国专家盲目贬低“阵风”,声称该机并不能给印度空军带来优势。据个别专家称,中国的歼-10未来改进型有可能和“阵风”相抗衡,歼-11的改进型则可能在性能上压过“阵风”一头。这个论断充满“可能”这种词汇,从逻辑上并没有错,但所谓的“未来改进型”是不严谨的用词。至少到目前为止,歼-10、歼-11已出现的任何一款改进型,包括歼-10B、歼-11B在内,整体性能暂时无法胜过印度版本的“阵风”。
中国战斗机雷达仍落后
目前,中国现役歼-10、歼-11仍采用第三代战斗机标准的多普勒雷达,电子设备水平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而“阵风”采用了较先进的RBE-2无源相控阵雷达,而印度版“阵风”将进一步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已属于第四代水平。中国现有战斗机中,只有歼-10B采用了相控阵雷达,是否为有源体制尚存在疑问。雷达性能的差距,将直接在超视距作战方面体现出来。
歼-10和歼-11各有先天缺陷
与“阵风”相比,歼-10和歼-11都存在若干先天缺陷,即使经过改进也无法克服。其中,歼-10的问题是导弹挂载量太少,除去两个副油箱外,机翼下仅剩四个挂架,机腹下方除一个主挂架外,其余挂架空间太小,只能挂载炸弹和电子吊舱,严重限制了战斗力的发挥。
歼-11主要问题是设计过时,机动性和隐身性难以继续提高。能量机动理论时代诞生的苏-27,空战格斗中不敌瞬盘性能出色的歼-10,而“阵风”和歼-10的设计思想如出一辙。另外,苏-27系列完全没考虑隐身问题,RCS值高达10,歼-11即使经过改进,也很难达到“阵风”0.3-0.5的RCS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