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和苹果的启示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金融投资报
日期:2012-02-03
点击次数:214
本报记者 刘柯
这几天科技财经领域较大的热点,莫过于社交网站Facebook天价发行了。Facebook是全球较大的社交网站,用户可以通过Facebook分享照片和视频,同时与好友进行交流。
资料显示,截止去年年底,Facebook总用户数达8.45亿人,同比增长39%;日活跃用户4.83亿人,同比增长48%;移动月活跃用户超过4.25亿人。这家2011年净利润为10亿美元的社交网站,目前的整体估值高达1000亿美元,而且其IPO的市盈率有望超过80倍。而去年收入达到380亿美元的Google,目前也不过只有1800亿美元市值的规模。
那么,是什么支撑Facebook如此火爆的呢?
其实,并不是那8.45亿的总用户,而是其收入模式的革新。除了传统的网页广告,革新较根本的是庞大的开放式第三方开发平台。从2007年5月至今,一共有700万应用以及网站将自己和Facebook整合。这和苹果的生存方式很相像,一款IPAD和Iphone,实际上只是一个端口,其身后庞大的第三方开发平台,拥有源源不断的内容与创意,这才是无法摆脱的依赖。道理很简单,Facebook几乎可以成为互联网本身,就像100个玩Iphone的,其中95个是在上网和玩各种游戏与应用软件一样。因此,Facebook和苹果代表了一种新生网络力量,它们可以称之为一个门户,一个带领你进入如云般浩瀚的互联网世界的门户。
实际上,在苹果成功之后,很多科技巨头都在试着向这方面转变,如2008年谷歌就提出要做基于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平台,但谷歌忽视了一个较根本的体验工具,那就是一款类似于苹果的手机,于是它现在收购摩托罗拉,试图在掌握了巨大渠道资源的同时,在终端上与苹果一争高下。
从较开始的传统科技企业IBM、惠普,到网络巨头微软,再到搜索巨头谷歌和电商翘楚亚马逊,现在到了苹果和Facebook,世界科技潮流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遗憾的是,引领这些潮流的,始终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新浪的微博、腾讯的QQ以及百度、开心网,都只能模仿,无法超越。较关键的是,这些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很吃香,但在国内资本市场见不到身影,这点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